刘金山

作品数:12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辩护自由意志西方哲学奥古斯丁路向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康德格言的不相干论题再思
《世界宗教研究》2025年第3期92-104,共13页刘金山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分析的宗教哲学视野中的本体论证明研究”(22BZJ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康德的“‘是’显然不是实在的谓词”格言被人们普遍视为对本体论证明的实质性批判。普兰丁格以康德格言与安瑟尔谟式本体论证明不相干为由提出“不相干论题”,此论题挑战了人们的普遍意见。普兰丁格的“实在谓词”概念偏离了康德的原...
关键词:康德格言 本体论证明 不相干论题 
“读、研、做”三结合的哲学论文写作课程建设探索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89-92,共4页刘金山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分析的宗教哲学视野中的本体论证明研究”(22BZJ003)。
开设哲学论文写作课程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哲学学科的丰富性包容研究进路的多样性。分析进路的论文写作注重概念清晰、逻辑严谨以及论证有效。从品读优秀教材、研讨经典文献、交流写作教训三个层次展开的“读、研、做”三结...
关键词:论文写作 分析进路 三结合 
“西方哲学史”课程的“寓教于研”教学模式探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38-144,共7页刘金山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分析的宗教哲学视野中的本体论证明研究”(22BZJ003)。
“寓教于研”是一种把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机融入教学过程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此模式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哲学家们的思想线索,力图通过揭示古典话题的当代活力实现“经典活化”的效果。“寓教于研”教学模式避免了传统的“知识传授...
关键词:教材互参 当代重构 理解优先 经典活化 
上帝在同受苦难——应对“无谓之恶”的莫尔特曼式神义论
《基督宗教研究》2024年第1期150-162,共13页刘金山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现代政治的道德基础与当代西方规范性政治伦理思想研究”(20QT003)阶段性成果
威廉·罗(William L.Rowe)把“无谓之恶”作为否定上帝存在的经验证据而构造出一个“恶的证据问题”的版本。莫尔特曼用“上帝在同受苦难”判断来解答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毫无意义的受苦问题,从神学根据与人生经历两个层次上看,莫...
关键词:无谓之恶 同受苦难 神义论 生态神学 
汪维藩会通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努力与问题
《中国诠释学》2021年第1期209-218,共10页刘金山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自然神学前沿问题研究”(16BZJ025)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汪维藩对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判断汪维藩(1927~2015)是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中国基督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出身于江苏泰州一个中国传统的旧式大家庭,幼年进入家乡的私塾接受中国传统启蒙教育,在抗日烽火中读完中学,1946...
关键词:基督教 汪维藩 中国文化 思想家 
论诠释的“四方模式”被引量:1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78-184,共7页刘金山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自然神学前沿问题研究”(16BZJ025)。
作者、文本、读者是现代诠释学着力关注的“三方”,基于这种理解,不少现代诠释学家在“三方模式”中展开工作,从而造成了“文本中心”“作者中心”或“读者中心”等不同诠释学观点的分歧。借鉴一些释经学家的洞察,我们认为,诠释过程中...
关键词:三方模式 四方模式 真理 
扩展的自由意志辩护及其内在局限
《宗教与哲学》2019年第1期153-165,共13页刘金山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自然神学前沿问题研究”(16BZJ025)阶段性研究成果
扩展的自由意志辩护是彼得·范·英瓦根为应对“恶的证据问题”而构造的一个论辩,“堕落的故事”是该论辩的核心内容,范·英瓦根认为这个论辩可以一并解释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各类恶。可以发现,扩展的自由意志辩护面临着三方面的疑难:无法...
关键词:扩展的自由意志辩护 堕落的故事 故事的相对性 神义论 
认知科学与形而上学:揭穿过程中的搭档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17年第1期434-472,共39页乔纳森·谢弗 刘金山(译) 
戈德曼认为,认知科学通过揭穿计划而与形而上学相关。而本文认为,第一,认知科学不是特别地只与形而上学相关,而是普遍地与任何运用直觉的理智探究相关;第二,在揭穿计划中,形而上学本身与认知科学一道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揭穿计划的一...
关键词:认知科学 形而上学 直觉 揭穿计划 
论儒家伦理“金规则”的实践困境与一条可能的出路——基于一种实验伦理学理论的考察
《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1期84-88,共5页刘金山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A00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伦理的"金规则"。儒家试图通过提高主体的道德涵养,进而推己及人的方式实现这一规则,但这种方式存在着"上学难以下达"的困境。实验伦理学的"系统理论"认为,行恶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所处的环境系统而非主体的自由...
关键词:儒家伦理 金规则 实践困境 系统理论 
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的“三阶段说”与斯特劳森“描述的形而上学”概念被引量:1
《晋阳学刊》2015年第3期76-80,共5页刘金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与经验教训"(项目编号:12&ZD121)阶段性研究成果
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知识型"、"文化比较型"和"当代解释型"的三个阶段,"三阶段说"借鉴了斯特劳森的"描述的形而上学"与"修正的形而上学"之说,尤其凸现斯特劳森对描述的形而上学与修正的形而上学的区分所体现的"方法更新...
关键词:三阶段说 描述的形而上学 方法更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