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开春

作品数:7被引量:4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高超声速飞行器风洞试验乘波体动力学特性跨声速风洞更多>>
发文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航空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风洞试验模型振动机理及主动控制研究进展
《航空学报》2025年第1期164-186,共23页寇西平 曾开春 马涛 路波 杨智春 
智强基金(2023);航空科学基金(20220015053002)。
风洞常规测力试验中经常会出现模型大幅度振动的问题,影响试验数据精度甚至威胁设备安全。深入认识模型振动的发生机理,结合有效的控制手段减小试验中的模型振动幅值,对风洞试验研究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风洞模型振动的危害与减小模...
关键词:模型振动 振动主动控制 压电堆作动器 控制算法 风洞试验 
跨声速风洞试验模型主动减振结构优化设计被引量:6
《航空学报》2022年第2期297-308,共12页曾开春 寇西平 杨兴华 余立 查俊 
针对跨声速风洞试验模型支撑结构,采用压电作动器嵌入支杆,形成一体化主动减振系统来抑制模型在风洞试验过程中的振动。分析了模型支撑结构在风洞试验过程中的振动特性和主动减振系统的控制原理,建立了压电作动器/风洞模型支撑结构相互...
关键词:风洞试验 模型振动 压电作动器 结构优化 主动振动控制 
全模颤振风洞试验三索悬挂系统多体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
《航空学报》2020年第11期272-282,共11页赵振军 闫昱 曾开春 赵治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872221);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110051360002)。
全模颤振风洞试验需要通过软支撑系统模拟飞行器的自由飞行状态并调整模型姿态达到配平状态。参考NASA双索悬挂方案,提出了一种两电机驱动的三索悬挂系统,利用后方两索的同向/反向联动实现模型俯仰和滚转姿态的调整,利用弹簧刚度以及钢...
关键词:全模颤振 风洞试验 索悬挂系统 柔性多体动力学 气动弹性 反馈控制 
跨声速风洞模型主动减振系统试验研究被引量: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526-533,共8页余立 杨兴华 寇西平 曾开春 吕彬彬 
为解决跨声速风洞测力试验模型的俯仰振动问题,研制了一套主动减振系统。该系统利用了模型/天平/支杆系统的响应特性,采用主动控制方法,以天平信号作为输入,采用速度负反馈,使用安装在支杆后端主动接头内的压电陶瓷作动器来抑制模型振...
关键词:风洞 模型振动 阻尼 压电陶瓷作动器 
跨声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技术被引量:12
《航空学报》2015年第4期1086-1092,共7页路波 吕彬彬 罗建国 余立 杨兴华 郭洪涛 曾开春 
介绍了跨声速全模颤振试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全模颤振试验对风洞和支撑系统等试验设备的要求。对于风洞,主要从风洞洞体和流场等方面分析了进行颤振试验所需要具备的性能,并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2.4m跨声速风洞...
关键词:气动弹性 全模颤振 悬浮支撑系统 风洞试验 跨声速 
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动力学特性不确定分析被引量:20
《航空学报》2013年第4期798-808,共11页曾开春 向锦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916006;91116019;91216102)~~
高超声速飞行器分析模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给出的动力学特性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偏差,因此研究飞行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水平对控制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典型的乘波体构型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建立气动/结构/推进相互耦合的动...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 乘波体 不确定性 区间分析 飞行动力学 
考虑弹性影响的乘波体飞行动力学特性被引量: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第10期1306-1310,共5页向锦武 曾开春 聂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916006)
针对典型的吸气式乘波体构型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了结构弹性对纵向静态特性和飞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使用当地流活塞理论给出了高超声速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并结合简化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及弹性机体结构模型,建立了考虑气动/结构/推进耦...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 静配平分析 动力学稳定性 结构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