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

作品数:28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佛教人间佛教中国佛教国家宗教佛教界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文化论坛》《法音》《中国宗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巨赞法师之“新佛教运动”
《法音》2018年第12期13-18,共6页刘元春 
一、治乱革新起衰救难巨赞法师一生呕心沥血、激扬文字,全在于治乱革新,起衰救难。大而言之,希图借助佛法救国家民族于危难;小而言之,期望用新佛教运动革除佛教界之沉疴积弊,而以佛法助益世法,抵御内忧外患,复兴中华。
关键词:新佛教运动 法师 内忧外患 佛教界 革新 佛法 
老不图安身许国——再读赵朴初诗文
《法音》2018年第10期57-64,共8页刘元春 
诗以言志,言出于心,方能感人。赵朴老的诗文,一如他的为人,重情重义,自然、平实、洒脱,释放着人性的光辉,反映出时代的风貌,彰显着佛法的真谛,揭示出人生的道理。当我们奉读《赵朴初文集》《赵朴初韵文集》《灵山集》等著作,...
关键词:《赵朴初韵文集》 诗文 许国 诗以言志 洒脱 
当代中国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1
《法音》2016年第10期29-32,33-37,共9页刘元春 
近现代以来,中国佛教教育伴随着救亡图存、振微起衰的时代浪潮,风雨兼程,艰难行进。当代中国佛教教育从1956年中国佛学院创立至今,经行在传统与现代的教育版图中,依然面临着时代的机遇与社会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佛教教育只有敢...
关键词:中国佛教 佛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梦 信仰教育 佛教界 教育传统 传统文化教育 人文精神 四众弟子 
心灵驿站:为佛寺回归本位点赞
《法音》2015年第8期25-29,共5页刘元春 
一、开启佛寺的"心灵之旅",是个好创意2015年6月20日,端午节,早晨7点多,在打开"百度"佛教新闻时,首先看到的是"中国首家夜间参访寺院上海玉佛寺端午开放"的报道,细看之后,精神为之一振。随即打开链接的"玉佛寺觉群直播空间",欣...
关键词:上海玉佛寺 心灵之旅 觉群 人间佛教 开链 片尾 佛教寺院 佛教界 太虚大师 禅修 
多护生 慎放生——当代佛教界放生乱象之思考被引量:1
《法音》2015年第4期9-13,共5页刘元春 
放生,是从佛教戒杀衍生的佛教传统信仰活动之一,彰显着众生平等的理念和大慈大悲的情怀,进而成为佛教护生的一种修行方式,历来备受社会尊重与赞扬。《梵网经》说: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
关键词:佛教界 梵网经 众生平等 传统信仰 火风 中国佛教协会 宗教教职人员 上海市佛教协会 佛子 国家宗教事务局 
责任与担当:当代中国佛教信仰价值取向之讨论
《法音》2014年第12期54-58,共5页刘元春 
任何宗教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都是在与现实社会互动中产生、传播、发展的。宗教由其内在的宗教观念、情感与外在的宗教行为、组织四要素构成。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成为完整的宗教信仰体系。其中,宗教行为是信仰者内在信仰的外在...
关键词:信仰价值 中国佛教 宗教观念 当代 责任 社会现象 宗教行为 组织形态 
生活禅:当代人间佛教的社会路向
《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第4期112-120,共9页刘元春 
生活禅,不唱高调,贴近生活,把握当下,深蕴着大乘佛教思想,体现出中国禅宗的主体精神,彰显了"觉悟"与"奉献"的人生信仰价值取向,富有开放、宽容、求真、灵动的风格,契合当代的现实需要,能够推动人间佛教思想落实到现实生活之中,以促成生...
关键词:生活禅 人间佛教 社会路向 
佛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路径——都市寺院三题
《佛学研究》2009年第1期123-129,共7页刘元春 
都市寺院能够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特殊摇篮”。为此,都市寺院应当坚守弘扬正法之本份,以身作则,促使广大佛教徒积极成为履行国家公民神圣职责的先进代表。都市寺院可以成为“社会慈善活动的策源地”。都市寺院应当尽力关注社会尤其...
关键词:佛教都市寺院和谐社会路径 
玄奘与西域佛教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172-176,共5页刘元春 
玄奘是继鸠摩罗什之后,对西域佛教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玄奘法师与西域人民广结善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坚定的信念与高尚的情操所显示出来的人格力量,得到了西域人民的尊崇。高昌回鹘王国建立后,佛教很快在回鹘人中成了占主要地...
关键词:西域佛教 玄奘 龟兹 高昌 人格力量 
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与影响——上海“耀华路念佛小组”慈善活动纪实被引量:3
《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135-141,共7页刘元春 
这里所说的“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特指佛教居士自发组织的慈善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是由某个“念佛小组”成员自发自愿开展的,既有成员间的互利互助,也有社区内的扶贫济困。在上海,佛教居七中有不少自发组织的“念佛小组”。他们多...
关键词:慈善活动 佛教 念佛 上海 民间 纪实 佛事活动 扶贫济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