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内在规定性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视角和微观透视——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雷声教授被引量:2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3年第4期1-8,共8页张雷声 冯梦麒 
马克思主义是不可分割的“一整块钢”[1],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性。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既是完整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基础,也是科学理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 内在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时代化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中国化 
体裁:文本解读的“契约”
《新教师》2017年第3期26-28,共3页王小毅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是哈利·波特。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解读文本的时候,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读者无论如何理解作品都能得到认可。多元是有界的,文本的阅读理解是有一定...
关键词:文本解读 多元解读 文本阅读 解读文本 哈利·波特 独特体验 文章阅读 内在规定性 主导倾向 文本内涵 
微尘下的陶渊明
《教育艺术》2013年第6期56-57,共2页马芸 
阅读行为是阐释的中心,诠释的本质在于赋予意义。这是属于读者的权力,但读者理解的自由并非绝对无限的,还有文本内在规定性的制约。因此,阅读文本,需要严密的考证和自主的阐释并行共进,并悉心处理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陶渊明 阅读文本 内在规定性 阅读行为 文化研究 读者 手抄本 田晓菲 
理性的思考——图书馆学结构问题探索(续二)被引量:2
《图书与情报》1984年第Z1期62-64,共3页张欣毅 刘迅 
动态变异——图书馆学结构的历史发展图书馆学结构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而 A、B、C 层次结构的内在运动是这个有机体生长的精髓。这里,理解问题的关键在于用辩证逻辑的观点把握 A 层结构上三个层次对象的关系。所谓 A 层结构的内在...
关键词:理论图书馆学 三个层次 图书馆活动 理性具体 实体对象 动态变异 内在规定性 层次结构 层结构 认识对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及其把握——基于“中国模式”之争的再思考
《探索》2013年第3期9-14,共6页宋吉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发展史研究"(11BKS017)
"中国模式"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的统一,是世界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个性的统一,是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统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是变与不变的统一。这五...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模式 内在规定性 
论文化软实力的价值特征
《科教导刊》2013年第2期196-197,共2页项久雨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日益凸显其重要的软实力价值,其价值特性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这种精神力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独立性与依附性、地域性与跨地域性、因果性与构成性、实践性和过程性共同构成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规定性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价值特征 内在规定性 
论审美世界及其特质
《云南学术探索》1994年第1期59-63,共5页苗启明 
论审美世界及其特质苗启明一、审美的世界是什么世界美学理论中有一些问题,是自古以来一直争论、一直迷惑人的问题,如美是什么?美(存在)在哪里?今天,我们还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审美的世界是什么世界?事实上,要想深入解答前两...
关键词:效应形态 反应状态 反应方式 审美世界 形态表现 审美特质 内在规定性 形态效应 表现形态 互作用 
市场经济与国家所有制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73-73,共1页周立群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以市场机制代替行政机制,使市场真正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问题在于,市场或市场机制的发育及有效运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微观基础,而国家所有制能够与市场经济兼容吗?它们各有其内在规定性,如果说程历...
关键词:市场经济 国家所有制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资源配置 市场机制 内在规定性 行政机制 有效运作 
关于绘画风格的文艺心理学研究
《文艺争鸣》2014年第3期228-233,共6页吴娱 吴永强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中国大型景观绘画创作及理论研究"(编号:10YJA760028)阶段性成果
绘画创作和其他人类活动一样,植根于人的整个身心系统,无论一个画家在创作生涯中发生过多少次风格变化,总是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规定性,这就是本文将要讨论的个体心理结构(1)。一、气质倾向心理学研究发现人自出生时起就具有了形...
关键词:心理学研究 绘画风格 文艺 内在规定性 人类活动 绘画创作 创作生涯 相对稳定 
试论“质”与“本质”的区别和联系被引量: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12-14,11,共4页谢维营 
“质”和“本质”都是唯物辩证法中重要的基本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提出这样的问题:“质”和“本质”是不是一样的?如果一样,为什么要有两个范畴?如果不同,它们的区别又表现在哪里?关于这一点,教科书中的叙述给人们的印象是模糊...
关键词:根本性质 内在规定性 事物内部 人类社会 内在根据 二字 质量互变规律 教学过程 质态 机构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