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有耻且格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论语新解》中“有耻且格”释义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95-96,100,共3页肖瑶 
钱穆在《论语新解》中将《论语·为政》篇中的"有耻且格"释为"人人心中将感到违背领导是耻辱,自能正确地到达在上者所要领导他们到达的方向去"。通过对"格"字溯源,可知"格"的释义有所缩小,且有字义杂揉之嫌。此外,该解释将"耻"之内涵局...
关键词:论语新解 有耻且格 钱穆 
有耻且格
《党风》2020年第4期6-6,共1页田东江 
去年3月修订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五十五条沿用了2014版:“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辞职包括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4种辞职形式中,最难见到的,无疑是引咎辞职。
关键词:引咎辞职 有耻且格 责令辞职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自愿辞职 《条例》 领导干部辞职制度 
怎样认识和评价孔子的法律思想?被引量:2
《现代法学》1982年第2期18-20,共3页俞荣根 
怎样认识和评价孔子的法律思想,法律史学界是存在着分歧的。有人认为孔子只讲仁义,不讲法律,主张人治,谈不上有什么法律思想。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关键词:法律思想 孔子 评价 我国古代 法律史学 法治 法律学说 有耻且格 地主阶级 人治 
善政与善治--评武占江教授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伦理路径研究》一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22-123,共2页宋希仁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强调了道德在社会统治中的作用,他还说:“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治理者有道德就会获得人民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
关键词:党员干部 党的作风 共产党员修养 党性修养 为政以德 道之以德 有耻且格 齐之以礼 
“教化”含义初探被引量:6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3年第4期13-16,共4页朱克良 
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以及和教育手段的紧密结合,这是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统治术的显著特点。教化就是这种体制的表现形式之一。作为统治术,它与刑罚相对,强调对人民进行道德影响,是德治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化思想萌芽于周代,至战国...
关键词:敬德保民 则民 莫敢 官吏 化民成俗 统治者 董仲舒 刑罚 有耻且格 乡师 乡大夫 战国时期 含义 迁善 道德情感 道德感 太学 
关于质量奖励制度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中国质量监管》2020年第5期70-78,共9页刘天峰 黄婧雯 
孔子《为政》篇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仅仅是严厉的处罚,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只要做到不违法就可以;但如果能有荣誉或更高的标准(礼),那么,人人将“以做不好为耻”,企业的质量水平自...
关键词:奖励制度 道之以德 有耻且格 齐之以礼 齐之以刑 高质量发展 质的飞跃 
“德性的法治”如何可能?——以荀子为基点之历史与逻辑的考察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3期67-68,共2页荆雨 
在传统儒家“道德的政治”思想中,德与法、礼与刑并用,都是实现善治的工具。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一方面,在现实的层面上以政、刑治国,发挥其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另一方面,以根于人性...
关键词:道德引导 齐之以刑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历史与逻辑 传统儒家 以政 
关于继承与超越孔子政治文化学说的断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5期19-22,共4页鲍明 
孔子创立的政治文化学说在春秋末期,孔子基于“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下引《论语》,只注篇名)的政治统治原则,提出了他的政治文化学说。这是其系统的政治学说中最富有历史创造性的部分,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孔子 为政以德 政治文化 统治者 论语 有耻且格 继承与超越 规律性 社会转型期 政治体系 
说“面子”
《内蒙古宣传》2002年第9期32-32,共1页冀永 
面子,也叫脸面。中国人对面子是看得很重的。“人活脸面树活皮”这句俗话,更把脸面看作生死攸关的大事。一个人,如果没了面子,便觉羞于见人,在人前抬不起头来,甚至还有因失了面子而自杀的。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在被刘邦击败之后,据说...
关键词:说“面子” 江东父老 西楚霸王 磊磊落落 道德评价 为政者 进德修业 有耻且格 道德修养 道之以德 
文言实词词义:您会猜解吗?
《湖北招生考试》2009年第11期9-11,共3页石修银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是高考必考题。在此介绍猜解词义之法,掌握之,便可迅速突破实词把握的难点。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是高考必考题。在此介绍猜解词义之法,掌握之,便可迅速突破实词把握的难点。
关键词:通假字 全国卷 知者 昌宗 伯王 采薇 广州刺史 有耻且格 不得志 教战守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