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散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哲华[1]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  处:《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年第7期32-33,共2页Modern Chinese

摘  要:一、发散性思维的特征 面对事物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人们的思维方法仅仅用逻辑推理的线性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十分有价值的思维方法。它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多思路、多方面地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沿着一个方向去钻牛角失是发散性思维最根本的特色。发散性思维不受限于现有知识范围,不遵循传统的固定方法,采取开放和分散方式,以衍生各种可能的答案或不同的解决方法。应用发散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是有利于弄清事物的多形态、多层面、多性质,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二是有利于发现事物间种种联系,突出主要矛盾,捕捉那些被日常外观所隐蔽的联系;三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求新、求异、灵活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关 键 词:发散性思维 语文教学 应用 创造性思维 思维方法 普遍联系 逻辑推理 普遍意义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