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庆昌
出 处:《教育科学研究》2018年第12期1-1,共1页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摘 要:“校本课程”是school-based curriculum的通用中文翻译,仅就词义便可知道这种课程一是学校本位的,二是以学校为基础的,亦即基于学校的。再考察其概念自觉的历史,又可知这种课程在性质上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列,最要害的是它关涉课程权利问题。形象地说,学校课程总体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的;在这种组成的背后隐藏着课程决策在权利方面的分配;而课程决策权利的这种分配,则说明具体社会在实现国家教育意志的同时,自觉考虑到了地方的意志和学校的意志。学校在地方、地方在国家,加之学校是地方的学校、地方是国家的地方,这就决定了这种课程权利的分配不但不会制造出混乱与冲突,反而能体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和文明。
关 键 词:校本课程 学校本位 国家课程 新释 课程权利 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 课程决策
分 类 号:G423[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