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文辉
机构地区:[1]兴宁市第二小学
出 处:《师道(教研)》2014年第9期62-62,共1页
摘 要:现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谈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为了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要运用最优的教学方法,采取最优的措施,进行最优的设问,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对学生提问时,我特别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和“准确性”。简单的问题,无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高难度的向题,学生高不可攀;笼统的问题,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负迁移。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恰当地提出向题,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商不变的性质”这一课时,我设计出两种不同教法。一种是“扶”的教学方法,在一组算式中,一道一道题出现,一步一步地让学生观察回答,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商又怎样变化,最后才综合出商不变的性质。另一种是“启”的教学方法,出示一组算式后,先提出两个问题:①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商又怎样变化?②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又怎样变化?商呢?再让学生观察议论,最后让学生归纳出商不变的性质。两种教法相比较,前一种课堂气氛呆板,不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后一种教法,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议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精力集中,积极性高,使学生在探索发现中牢固地获得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