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有界文本解读观的语文课堂对话探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晓毓[1] 许璐[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出  处:《语文天地》2016年第3期14-16,共3页

摘  要: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桎梏的同时,语文教学出现了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只求对话的形式而随意解读文本的现象。课堂在倡导师生多元对话、尊重学生个体体验的同时,应该遵循多元有界的文本解读原则。所谓"多元有界"是在肯定阅读审美不确定性与差异性的同时,认为文本阐释是有阈限、有范围的,存在原文本的潜在意义内核,无论是文本内容的解读,还是组织对话的形式都应具备一定的社会共通性,不能随意曲解。(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没有界限的课堂对话将导致对文本的误读。

关 键 词:课堂对话 文本解读 多元有界 语文教学 《文学理论教程》 传统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 阅读教学 

分 类 号:G623.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