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顾日新[1]
机构地区:[1]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出 处:《数学通报》2017年第6期30-33,共4页Journal of Mathematics(China)
摘 要: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他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在实践中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反思当前习以为常的变式教学,教师始终是变式的主体——提出问题,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解决问题,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变式或者如何进行变式,学生一概不清楚,学生的“再创造”难以实现,创新精神难以培养.本文以一道经典的向量高考题为例,尝试引导学生对题目的条件加以变化,在实施变式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体验数学创造、数学发现的历程.现摘部分教学简录,敬请同行及专家斧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