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即身而道在”教育的基本特征——一种具身性教育的永恒魅力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申申[1] 李志刚[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5期196-196,共1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即身而道在”:精神修养与身体成长融合为一,身体是精神修养的承载者和发源地,它孕育着精神、包含着精神、践行着精神。人对“道”的追寻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每一个体都是自身成道的主体,即“人皆可以为尧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即身而道在”的具身性教育传统显现出超越时空的价值与魅力:这种教育是对灵肉二分、架空理性的二元思维的超越:是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过度强调肉体感官享受的对抗:为复杂的当代社会提供了高水平思维。

关 键 词:中国古代哲学 性教育 精神修养 人类社会 二元思维 基本精神 日常生活 教育传统 

分 类 号:B2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