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

作品数:5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性教育永恒魅力中国古代教育教育关怀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特殊教育》《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基被引量:1
《中国特殊教育》2019年第8期3-7,共5页李志刚 李申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VEA150005)的阶段性成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着眼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这一传统文化根基彰显了中国教育历史传统中德育的显著的具身性特质,它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其一,内在超越的修身本质,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教育历史传统 
中国古代“即身而道在”教育的基本特征——一种具身性教育的永恒魅力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5期196-196,共1页李申申 李志刚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即身而道在”:精神修养与身体成长融合为一,身体是精神修养的承载者和发源地,它孕育着精神、包含着精神、践行着精神。人对“道”的追寻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每一个体都是自身成道的主体,即“人皆可以...
关键词:中国古代哲学 性教育 精神修养 人类社会 二元思维 基本精神 日常生活 教育传统 
中国古代“即身而道在”教育的基本特征——一种具身性教育的永恒魅力被引量:9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03-114,共12页李申申 李志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VEA150005)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即身而道在":精神修养与身体成长融合为一,身体是精神修养的承载者和发源地,它孕育着精神、包含着精神、践行着精神。人对"道"的追寻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每一个体都是自身成道的主体,即"人皆可以为尧舜"。由...
关键词:中国古代教育 “即身而道在” 具身性教育 
教师与学生的历史关怀——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综述被引量: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年第6期136-138,共3页李志刚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于2015年10月10日至11日在河南大学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主办,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河南大学聚协昌科举文化研究院协办。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教师论文170...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会 学术年会 教育史 教师 博士学位论文 综述 历史 学生 
教育关怀人的生活——对杜威教育与生活思想的解读被引量:3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73-75,共3页李志刚 
 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关于教育与生活的思想,可以说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在对教育的整体性理解上对这一主题思想进行解读:教育首先表现为一种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由此体现出教育关...
关键词:杜威 教育 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