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教学中的“BUG”问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陆建明[1] 魏小梅[2] 

机构地区:[1]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13003 [2]江苏省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13003

出  处:《上海中学数学》2017年第7期71-73,81,共4页

基  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教学设计与评价研究”(课题批准号:B-a/2015/02/008)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应用题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但正因应用题源于实际问题,追求创新性,所以学生有些想法与出题人本意有差异,即应用题“Bug”.“Bug”一词的原意是“臭虫”或“虫子”,现在多指在电脑系统或程序中,隐藏着的一些未被发现的缺陷或问题.作为教师,应该肯定学生想法,并从学生出发,帮助其发散思维.笔者通过教学中一些应用题“Bug”,探讨学生思维的合理性.

关 键 词:应用题教学 数学应用意识 学生思维 数学教师 新课程标准 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 其他学科 

分 类 号:G633.6[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