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模式下语言形式学习的可行性研究——以“互动假说”为视角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中毅[1] 陈静[1] 

机构地区:[1]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上海200083

出  处:《教育科学文摘》2017年第4期77-78,共2页Educational Science Abstracts

摘  要:传统外语教学以语言形式为纲,接受此类教学的学习者善于掌握语法规则,却难以在日常交流中自如运用。二语习得研究发现,不同母语背景的成人二语学习者在学习同一种语言的时候,遵循相同的语言习得顺序,经历相似的语言发展路径。不少学者据此认为二语教学无需关注语言形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该假说反对一切语言形式教学,认为有意识“学得”的语言与无意识“习得”的语言分别储存在大脑中不同的位置,只有习得的语言知识能够在线灵活运用,学得的语言规则只能在交际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对语言运用起到监控作用,使之更加完美。

关 键 词:语言形式教学 学习模式 输入假说 可行性 传统外语教学 二语习得研究 KRASHEN 二语学习者 

分 类 号:G424[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