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语文建设》2019年第21期78-80,共3页
基 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汉语紧缩构式的历时演化及其承继系统研究”(项目编号:15YYB009);淮安市2018年度“高普共研”专项教育课题“中学文言文语篇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 要:“语篇”概念源自西方,自20世纪70年代末被介绍入中国,具有丰富的含义。韩礼德认为“语篇是一个由语篇成分所规定的语义单位,它不是由句子构成的,而是通过句子来体现”,强调了“语篇”的概念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1]。韩礼德和哈桑提出“语篇在语言学里指任何口头语言或书面文字,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语篇概念[2]。1952年,哈里斯发表论文《语篇分析》,第一次提出“语篇分析”的概念,后又发展起来一系列的语篇分析理论[3]。由于本文所研究的是汉语文言语篇的教学,我们采用韩礼德和哈桑的观点,并结合文言文的特点,认为“语篇”是指“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在内的,相互之间具有一定逻辑联系的、语义连贯的句子的统一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6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