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小学德育》2024年第10期78-78,共1页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摘 要:徐洁,薛晨鹏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24年第4期《论学校空间育德的本真意蕴、理论逻辑及实践理路》一文中提出,学校空间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塑造良好的学校空间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也能够反作用于学校空间的生产与优化。作为德育的重要实践场域,学校空间以伦理的姿态向学生敞开,并且无处不蕴含着对学生进行德性教化的价值功能。具体而言,学校空间育德的理论逻辑主要体现在个体道德空间、社会伦理空间、公共意识空间三个层面。其中,个体道德空间有助于确证学生与自我的道德关系;社会伦理空间可以明晰学生与他者的伦理关系;公共意识空间能够彰明学生与集体的公共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