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语文学习》2024年第12期41-43,共3页
摘 要:苏轼的《石钟山记》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综观前人的研究和课例,我们发现研究者和教师往往都会从如何探究事理的角度品读此文,这.当然也相当切合本文的阅读重点和教学要求。但反过来看,如果只是为了表达事理的话,那么这篇文章中的很多文字其实会显得颇为冗余。我们认为,正是从这些“冗余文字”中可以窥见作者撰写此文时极具个性的情感态度,这或许可以成为《石钟山记》阅读和教学的着眼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