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作品数:28499被引量:61534H指数:7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金磊史培军黄崇福王静爱彭珂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自然灾害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阪神淡路大地震三十年回顾日本防灾教育历程
《城市与减灾》2025年第2期52-56,共5页陈世华 
引言1995年1月17日凌晨5时46分是一个被所有日本人铭记的时刻。当年发生的阪神·淡路大地震对于日本现代防灾体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成为日本现代防灾政策最重要的转折点,也从此开启了日本全民防灾教育三十年的辛路历程。我国自2008年汶...
关键词:阪神地震 防灾体系 教训总结 震灾 防灾教育 纪念活动 考察交流 
基于复杂网络对1811年新疆阿克苏洪涝事件及社会响应过程的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2期26-36,共11页王理民 张莉 李屹凯 
科技部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2xjkk030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770020,22JJD770055)。
洪涝事件是威胁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分析历史时期的典型洪涝事件及社会响应过程,可以深入理解长时段人地关系的演变特点,能够为防范当前及未来洪涝事件风险提供历史视角。首先,利用历史文献等资料,重建1811年阿克苏洪涝...
关键词:历史洪涝事件 档案资料 干旱区 社会网络分析 阿克苏 
论灾害事故预防应对的调查评估问题
《灾害学》2025年第1期1-7,85,共8页刘传正 米文忠 黄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灾害事故精准调查与智能研判平台关键技术”(2024YFC3016800);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21–09)。
为了推动我国灾害事故预防应对调查评估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发展,该文通过界定灾害事故类型,探讨了灾害事故预防应对调查评估的目的任务、工作原则、工作方法、工作组织和成果应用方面的基本问题。灾害事故被划分为灾害、事故、灾害事...
关键词:灾害 事故 预防应对 调查评估 工作原则 工作方法 
综合理解韧性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及分析框架
《灾害学》2025年第1期8-15,共8页孔锋 米胤瑜 王一飞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制度-网络-能力’的北京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23GLC047)。
气候变化背景下频发重发的洪涝灾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该文首先从洪涝灾害治理的转变出发,深入探讨了从传统的洪涝风险管理向洪涝风险治理转变的深层含义,并概述了韧性城市发展的关键特征。接着,文章对韧性概念...
关键词:灾害韧性 脆弱性 社区洪涝灾害治理 气候变化 灾害治理的复杂性 工程韧性 生态韧性 演进韧性 
《灾害学》2023年期刊影响因子及主要评价指标
《灾害学》2025年第1期15-15,共1页
未来气候情景下高寒区水稻延迟型冷害演变特征研究
《灾害学》2025年第1期16-21,101,共7页韩俊杰 石红艳 初征 翟墨 那荣波 季生太 何锋 庞云超 姜丽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东北玉米水稻低温冷害监测评估及预警预测研究”(2022YFD2300201);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联合开放基金课题(2022SYIAEKFZD04-02);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H2022D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1575)。
利用中国区域气候模式BCC-CSM 1.0模拟的日平均气温数据,结合国家标准中5—9月温度和的距平(ΔT)指标,判识RCP4.5情景下2024—2060年水稻延迟型冷害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该模式数据对研究水稻冷害较为可靠;2024—2060年,研究区水稻延...
关键词:水稻 延迟型冷害 冷害演变特征 高寒区 BCC-CSM 1.0模拟 
秦巴山区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综合防灾评估研究——以恒口老街区为例
《灾害学》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刘冬 周思萌 彭建兵 申艳军 周鑫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秦岭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演化与灾害风险管控”(42341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秦巴山区镇域小学校舍与校点空间协同规划方法研究”(52108063);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传统村落建设性遗存空间价值评估与活化研究”(2022J002)。
秦巴山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防灾减灾救灾的重点区域,而其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是安全隐患的主要承载体。该文综合考虑秦巴山区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不安全性因素,从建筑单体和建筑组群两个层面,以及建筑本体、建筑附属和建筑环境...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建筑 综合防灾 本体 附属 环境 秦巴山区 
基于SBAS-InSAR和光学遥感的天津市北部山区潜在滑坡识别研究
《灾害学》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王勇 邢振涛 李锁 闫勇 司甜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题科普宣传(C)”(21KPHDRC00070);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天津北部山区地表形变时空变化与机理分析”(2021ZD00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融合GNSS、ERA5、大气污染物的高时空分辨率的PM2.5浓度预测研究”(202310792010)。
以天津市北部山区为研究对象,开展潜在滑坡识别研究,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处理2018-01—2022-08的56景Sentinel-1A数据,并结合2018—2022年的Landsat8光学遥感影像,分析形变与光学遥感影像特征以及NDVI,筛...
关键词:潜在滑坡 SBAS-InSAR 光学遥感影像 天津市北部山区 
政府培训对洪灾风险区农户防灾减灾意愿与行为影响研究
《灾害学》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王智 张枫琬 刘邵权 徐定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地震高风险区聚落农户避灾准备行为决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41801221)。
面对洪灾威胁,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行为能够保障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府培训是促进农户主动采取防灾减灾行为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四川省洪灾风险区540户农户为调查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培训、培训广度对农户采取防灾减灾行为的影响以及...
关键词:洪灾风险 政府培训 防灾减灾意愿和行为 中介效应 
淤地坝溃坝风险性评估综述
《灾害学》2025年第1期123-128,134,共7页黄波 张耀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冰冻圈大数据挖掘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2022YFF0711700);高分专项项目“高分专项丝绸之路沿线寒旱区典型灾害应急服务产业化示范”(92-Y50G35-9001-22/33)。
淤地坝作为一种关键的防灾减灾设施,对于粮食生产、水资源保持和洪水控制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大部分淤地坝面临淤满失效问题,突发的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将极大概率引起溃决,从而导致引发更为严重的次...
关键词:淤地坝 溃坝 数据工程 风险性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