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作品数:97870被引量:140383H指数:10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金钊谢晖何勤华喻中雷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法律法学法治法学教育法理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谁为国法疏凿手:追忆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孙国华教授
《民主与法制》2025年第9期35-39,共5页冯玉军 裴洪辉 
孙国华(1925.4-2017.4),河北阳原人,著名法学家、杰出法学教育家,新中国法理学主要奠基人、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科的主要开创者,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理学博士点创建人,曾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顾问,中国法学会名誉...
关键词:中国法学会 法理学研究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法律系 创建人 孙国华 中国法理学 
民营经济促进法: 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权益保障法
《学术探索》2025年第1期116-126,共11页王利明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3&ZD1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针对实践中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规则体系。该《草案》贯彻平等保护原则,其最大的亮点在于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平等保护的法律原则...
关键词:民营经济促进法 民营经济组织 平等保护 负面清单 
意图是制定法解释的核心吗?——对交流意图论的批判性检视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年第6期204-220,共17页卢俊安 
交流意图论是一种关于制定法解释的意图主义理论。制定法内容由文义构成,文义的基础是言说者意义,而后者完全取决于立法主体的交流意图,因此,相关交流意图处在制定法解释的核心。然而,法律言说的现象学,表面上将字面意义而非交流意图作...
关键词:制定法解释 意图主义 交流意图 言说者意义 法律人 
正名之旅的开启:法理学的过去十年与未来许多年
《中国法律评论》2024年第6期63-77,共15页陈景辉 
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项目成果。
有了超过四十年的学术努力,中国法理学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素材,学术史的回顾于是成为可能。与法学其他学科不同,法理学缺乏诸如宪法、民法、刑法等明确的研究对象,由于研究对象的极不明确,法理学就会因为缺少最基本的学科共识,而...
关键词:法理学 法学理论 一般法教义学 法哲学 
在“社会科学理论”和“实定法体系”之间——社科法学研究的光谱化分析(2014—2024)被引量:1
《中国法律评论》2024年第6期172-187,共16页李浩源 
近十年来,社科法学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应往何处去”的问题也摆在了它的面前。通过建立光谱对代表性研究者进行个案分析后发现,处于“社会科学理论”和“实定法体系”之间的社科法学,与我国本土法律实践具体问题的结合日益紧密。在...
关键词:社科法学 知识光谱 法学知识生产 社会科学理论 实定法体系 
评价法学教材体系建设的几个维度
《中国大学教学》2024年第12期86-91,共6页朱景文 
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评价中国法学教材体系建设的几个重要维度。法学学科体系是评判教材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的标准。中国法学学科体系大体由基础法学、部门法学和国际法学组成。随着社会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以重点领...
关键词:法学教材体系 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 法学学科体系 法学学术体系 法学话语体系 
我国陪产假法律制度的反思与完善路径
《山东工会论坛》2024年第6期63-75,共13页周灵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经济下我国劳动法面临的挑战与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9CFX077)的阶段性成果。
在追求性别平等的背景下,生育假制度逐渐被赋予鼓励男性参与育儿、承担家庭责任的功能,陪产假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陪产假制度在规范层面存在立法理念落后、立法层级较低、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在实践中,陪产假难以真正贯彻落实,...
关键词:生育假期 陪产假 生育津贴 制度完善 
医疗人工智能治理中的人权保障
《人权法学》2024年第6期31-57,155,156,共29页石佳友 李晶晶 
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2023年项目“民法典与中华法治文明的发展”。
我国医疗人工智能治理需引入人权保障进路。欧盟以人权作为基本价值准则对医疗人工智能进行严格监管,以技术自我监管为主导的美国存在较为严重的侵犯人权的风险,英国和我国则尝试对技术创新和伦理影响进行平衡,但仍存在人权保障理念定...
关键词:医疗人工智能 人权 基本权利 动态监管 公众参与 
齐文化、齐法家与儒学因素、法家之“法”(齐法家笔谈之三)
《管子学刊》2024年第4期5-19,F0002,共16页白奚 高专诚 马小红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重点项目“出土简帛文献与黄老道家研究”(23JDTCA06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先秦法家伦理思想研究”(21BZX106)。
与三晋法家相比,齐法家比较开明和温和,原因主要在于齐文化对近邻邹鲁之地儒家文化的接受,这也是作为法家主流的三晋法家在齐地难以施行的主要原因。但三晋法家在齐地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管子》中法家篇章呈现出来的复杂情况就是证明。...
关键词:齐法家 管子 儒学 晏婴 荀子 
数字司法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10期75-82,共8页洪延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际数据跨境流动的政治化和阵营化对立以及中国的法律应对研究”(23BFX151)。
线上司法、电子卷宗、智能辅助办案、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使得司法活动被全流程、实时、动态地记录,沉淀形成司法活动中不同主体不同类型的个人信息。在数字司法活动中,不规范使用甚至滥用个人信息,会构成对个人信...
关键词:数字司法 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安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