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艺术理论

作品数:151629被引量:97784H指数:4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锋王一川李倍雷武文龙周星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艺术家美术当代艺术艺术创作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彭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与灵韵重现被引量:6
《电影艺术》2024年第5期12-18,共7页彭锋 
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写意精神的当代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24ZD03)阶段性成果。
从结构主义符号学角度可以对本雅明意义含混的“灵韵”做些澄清,不仅手工时代的艺术作品具有灵韵,机械复制时代乃至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作品也有灵韵。不过,它们的来源不同:手工时代艺术作品的灵韵源于作者在场,机械复制时代源于对象在场...
关键词:结构主义 符号学 灵韵 人工智能 本雅明 
艺术与生态文明被引量:2
《美术》2024年第8期6-13,共8页彭锋 
生态学与美学有不同的目标,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易事,美学与生态学需要双向奔赴才能形成真正的生态美学。当下的生态美学和生态艺术陷入误区,都是因为未能处理好审美与生态的关系。中国美学追求的“意象”与“意境”,中国园林艺...
关键词:自然 艺术 园林 生态 美学 
再现与批评被引量:2
《艺术评论》2024年第4期7-17,共11页彭锋 
不同的艺术观会支持不同的艺术批评,艺术即再现是最古老和最朴素的艺术观,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批评有认知批评、道德批评和社会批评等。认知批评侧重艺术对现实的认识功能,道德批评侧重艺术对受众的教化功能。社会批评强调艺术对...
关键词:艺术再现 认知批评 道德批评 社会批评 
象是什么?被引量:3
《学术研究》2024年第1期141-150,共10页彭锋 
“象”的本体论地位难以界定,原因在于“象”具有“再现”和“在场”两方面的特征,这就是“象”的“居间性”或“双重性”。当代图像研究和艺术本体论研究都触及这种“居间性”或“双重性”。这种“居间性”或“双重性”在西方哲学的二...
关键词: 形象 图像 艺术本体论 
从纯粹美学看艺术跨媒介研究被引量:4
《艺术百家》2023年第4期1-7,共7页彭锋 
美学的泛化带来了美学的繁荣,但也影响到美学的独立身份。杜夫海纳的纯粹美学构想可以避免这个矛盾。纯粹美学的先验研究旨在从逻辑上揭示人类情感类型的全部可能,纯粹美学的经验研究旨在用艺术作品来验证人类情感类型。纯粹美学研究不...
关键词:纯粹美学 审美范畴 情感范畴 杜夫海纳 中国美学 跨媒介研究 
不同的知识生产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3年第7期10-11,共2页彭锋 
艺术专业博士既非艺术实践人才,也非艺术研究人才,还非艺术实践人才与艺术专业人才的简单相加。艺术专业博士教育,目标是培养言说又不可言说的人才。艺术创作者拥有不可言说的默会知识,但缺乏将它们言传出来的手段。艺术研究者拥有言传...
关键词:艺术人才 专业博士 学术博士 默会知识 名言知识 
王履《重为华山图序》与现象学还原被引量:1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54-57,共4页彭锋 
本文通过王履《重为华山图序》“苟非华山之我余,余其我邪?”的勘校索引,深入剖析其艺术思想的深度及清晰度,认为王履一方面不局限于家法,另一方面又不远离家法,阐明“我”与“宗”、“常”与“变”之间的辩证关系,追寻“真我”,实现“...
关键词:《重为华山图序》 王履 现象学 
艺术学的再定位被引量:6
《艺术百家》2023年第3期14-18,共5页彭锋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艺术理论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ZD04)阶段性成果之一。
新版学科目录中的“艺术学”包含“一般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这种意义上的“艺术学”在以前的学科目录中没有出现,是一个新的一级学科。在新的“艺术学”一级学科中,我们既要处理好“一般艺术学”与“门类艺术学”之间的关系,也...
关键词: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门类艺术学 一般艺术学 学科目录 制度优势 
从策展经验看双年展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美术观察》2022年第12期15-16,共2页彭锋 
艺术双年展在改善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文化活力和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借助艺术双年展来促进城市文化的活力,进一步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成为城市管理者常用的策略。不同城市举办双年展有不同的成效,也有不同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
关键词:双年展 威尼斯 大同 乌鲁木齐 
数字化助力美术经典的传播与重生被引量:6
《美术观察》2022年第10期9-10,共2页彭锋 
随着复制技术的发展,美术作品不能被复制的神话将被打破。数字化技术的无限复制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欣赏经典美术作品的需要。数字化技术的增强现实功能,可以让观众由被动观看变成主动参与,从而使经典美术作品获得新生。借助数...
关键词:数字化 原作 赝品 中式美术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