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122)

作品数:395被引量:39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春林张志忠江涛丛新强宁明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长篇小说莫言小说小说写作《丰乳肥臀》文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间回归与生命“晚熟”——从《檀香刑》到《晚熟的人》被引量:1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50-54,共5页隋岩娜 陈佳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
莫言追求民间写作立场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是在遍历时代浮沉、思考百态人生后的回望,也是文学“当代性”精神高度的展现。从《檀香刑》到新作《晚熟的人》,莫言开启了新的“叛逆”模式,深度呈现了作家获奖后面临的心理矛盾与视域困境。...
关键词:莫言 《晚熟的人》 民间立场 “晚熟” 
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以莫言的文学创作为切入口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56-63,95,共9页江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
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文学教育的形式来完成的,即在文学教材中所遴选出可以承担受教育者们对文学的基础认知和想象功能的文学文本。作为中国本土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莫言的作品早在获奖之前就已在当代文学...
关键词:莫言小说 经典化 当代文学 中学语文教育 
成长的烦恼与性别的困惑——徐小斌中短篇小说中13岁少女的认同危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160-173,共14页张志忠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3&ZD12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对徐小斌中短篇小说《请收下这束鲜花》《末日的阳光》作出深度的文本解读,阐述作品女主人公遭遇的13岁心理危机。在成长心理学中,13岁作为青春期的起点,是人生最重要的心理节点。徐小斌笔下的两位女主人公生逢此时,既有“文革”动...
关键词:徐小斌 《请收下这束鲜花》 《末日的阳光》 性别困惑 认同危机 
“世界失去了它的灵魂,我失去了我的性”——《羽蛇》:女性的报复与救赎被引量:2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251-270,共20页张志忠 
20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阶段性成果。
长篇小说《羽蛇》,以女主人公陆羽的短暂一生为中心,在民族历史的大转型期间,描摹出从太平天国时期到1990年代末期女性家族五代人的命运,在150年的沧桑变化中,五代女性大多走向寂寞衰败;作家在女性与时代、女性与革命、女性与男权等命...
关键词:徐小斌《羽蛇》 女性家族 母女敌对关系 神秘主义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徐怀中笔下的汪可逾性格被引量:1
《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第4期16-22,155,共8页张志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阶段性成果。
人物形象创新是徐怀中的《牵风记》广受好评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其中汪可逾形象的塑造。从徐怀中的戎马人生和创作历程、文学价值取向和受老子哲学浸染、爱美之心和颇具魅力的青年女性形象塑造等方面,可以尝试对“什么是汪可逾性格”...
关键词:徐怀中 《牵风记》 汪可逾性格 孙犁文脉 归返原初 
作为文学新人的莫言与20世纪80年代初文坛被引量:2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195-205,F0003,共12页李彦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初,莫言尚是文学新人。他主动接受了文坛主流的召唤,在通过模仿学习创作时表现出了混杂性的文学趣味,并零星显露出包括奇幻性、第一人称叙述、动物修辞、汪洋恣肆的语言等在内的叙述腔调,由期刊编辑、名家评论、文学转载等...
关键词:莫言 文学新人 80年代初文坛 
女性的太阳怎样才能升起——《羽蛇》之九幅(组)画作的解读
《关东学刊》2020年第6期26-37,共12页张志忠 
2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
徐小斌的长篇小说《羽蛇》,以女主人公陆羽的短暂一生为中心,描摹出从太平天国时期到1990年代末期女性家族五代人的命运,是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典范之作。《羽蛇》的艺术特色之一是浓重的美术元素。作品中通过进行美术创作的陆羽之手,加...
关键词:徐小斌 《羽蛇》 美术元素 画作阐释 梦幻色彩 母爱吁求 
穿越释海与人生的梦幻之旅——《敦煌遗梦》的新解读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20年第11期132-144,共13页张志忠 
20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3&ZD122)阶段性成果。
重读《敦煌遗梦》,并且写出上面这个题目,忽然想到了杜甫的诗作《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
关键词:梦幻 敦煌 杜甫 新解读 
“沿着鲁迅的发明再往前走一点”——莫言对鲁迅精神的继承与新变(下)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20年第4期4-16,共13页张志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ZD122。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给予赵甲自我申辩的权利,是莫言的重要创见,但是,在赵甲声嘶力竭地申诉时,他就面对着一位不言自威、冷酷无情的法官,在进行心灵拷问的法庭上,赵甲的声音显得多么微弱多么可笑。这就进入了莫言与鲁迅的关联性的最高...
关键词:鲁迅精神 莫言 拷问灵魂 赵甲 冷酷无情 往前走 悲悯 昏昏然 
女性主义作家徐小斌小说的爱情方程式——《双鱼星座》《别人》《吉尔的微笑》的人物结构分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00-108,共9页张志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3&ZD122)。
徐小斌作为女性文学的资深作家,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登上文坛,至今仍然活力四射,时有新作问世。其中篇小说《双鱼星座》《别人》和《吉尔的微笑》通过人物的性别与角色的排列组合而产生的情节、故事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多种功用,以及其对女...
关键词:徐小斌 《双鱼星座》 《别人》 《吉尔的微笑》 人物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