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0930007)

作品数:11被引量:6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蜜邢松王元青高星张晓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人类学学报》《Science Bulletin》《第四纪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英文临夏盆地晚中新世牙齿形态现代中国人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洞沟第2地点2014-2015年出土石制品初步研究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1期30-41,共12页张佩琪 张晓凌 Sam LIN 郭家龙 王惠民 Nicolas ZWYNS 彭菲 高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2022);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XDA20040101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XDA05130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0930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953803)。
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2014-2015年的发掘集中于2003-2007发掘区北侧的T3区域,面积约80m^2。对应2003-2007发掘的层位划分,本次发掘共揭露6个文化层(Culture Layer/CL),各层位都有发现文化遗物,其中2003-2007发掘揭露的CL4在T3发掘区缺失。...
关键词:水洞沟第2地点 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制品 石片工业 
广西顶蛳山遗址人骨的龋齿病理观察被引量:5
《人类学学报》2018年第3期393-405,共13页张佩琪 李法军 王明辉 
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20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南史前人类遗骸反映的文化行为研究”(13CKG0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XDA05130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0930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953803)等项目的资助.
顶蛳山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保存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以及大量的古人类骨骼遗存。本文主要从龋齿研究入手,对顶蛳山二、三期文化(8-7 ka BP)中大于15岁的169个体的2737枚恒齿进行了观察。分别统计了龋齿等级和个...
关键词:顶蛳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期 口腔健康 龋齿 饮食结构 
The first Sinomastodon(Gomphotheriidae,Proboscidea) skull from the Quaternary in China被引量:5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2年第36期4726-4734,共9页WANG Yuan JIN ChangZhu DENG ChengLong WEI GuangBiao YAN YaLinga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ZCX2YW-159 and KZZD-EW-03);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072013,41202017 and J0930007);the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1212011220519 and 1212011120118);the Key Laboratory of Evolutionary Systematics of Vertebrates,CAS(2011LESV007)
The first Sinomastodon(Gomphotheriidae,Proboscidea) skull of the Early Pleistocene,collected from the Renzidong Cave deposits in Anhui Province,Eastern China,is described here as S.jiangnanensis sp.nov.As the only bre...
关键词:中国东部 第四纪 长鼻目 头骨 早更新世 骨形态 洞穴堆积 区系分析 
内蒙古二连盆地古近系研究回顾及存在问题被引量:12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2年第3期181-203,共23页王元青 孟津 金迅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EW-106),中国科学院化石发掘与修理特别支持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32010,J0930007)
简要回顾了内蒙古二连盆地古近系研究的历史,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主要地点的位置以及地层发育情况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不同地点或地区分析了二连盆地古近系划分对比中存在的问题,对化石产地的地名和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使用提出了...
关键词:内蒙古二连盆地 古近纪 地点 岩石地层单位 
内蒙古四子王旗额尔登敖包晚始新世紧齿犀类一新属(英文)被引量:1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2年第3期204-218,共15页白滨 王元青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ZCX2-EW-106),the Key Laboratory of Evolutionary Systematics of Vertebrates,CAS(2010LESV006),the Special Fund for Fossil Excavation and Preparation,CAS;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973Program)(2012CB821900,2006CB806400);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0532010,41002009,J0930007);the Basic Work Program of MST of China(2006FY120300-15);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陆相地层划分对比及海相地层阶完善"项目(编号:1212011120142)~~
描述了内蒙古四子王旗额尔登敖包晚始新世乌兰戈楚组(?)(中白层)的紧齿犀亚科(Eggysodontinae)一新属种:邱氏原紧齿犀(Proeggysodon qiui),标本为破损的下颌骨。新属种与其他渐新世紧齿犀的区别在于个体较小,具有两对发育的铲形下门齿,...
关键词:内蒙古四子王旗 始新世 紧齿犀 柯氏犀 “大间断” 
中国东北马斯特里赫特阶的Wulagasaurus dongi(鸭嘴龙亚科)的重新评估与系统发育分析(英文)被引量:1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2年第2期160-169,共10页邢海 Albert PRIETO-MARQUEZ 顾伟 于廷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殊学科点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J09300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EW-106);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专项资金资助
通过对黑龙江省乌拉嘎地区晚白垩世渔亮子组地层发现的董氏乌拉嘎龙(Wulagasaurus dongi)的原有材料和新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和重新评估,可以认定以前归入乌拉嘎龙的部分骨骼(包括不完整的脑颅骨、上颌骨和肩胛骨)实际上应该属于赖氏龙类,...
关键词:晚白垩世 鸭嘴龙亚科 乌拉嘎龙 基干类群 
临夏盆地晚中新世爪兽亚科(奇蹄目,哺乳纲)一新种被引量:10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2年第1期53-73,共21页陈少坤 邓涛 何文 陈善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 Q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30210,J0930007);全国地层委员会资助
爪兽在我国新近纪地层中发现的数量和种类都相当稀少。本文根据产自甘肃省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的一批化石材料建立的一个爪兽化石新种临夏奈王爪兽(Nestoritherium linxiaense sp.nov.)是此属目前所发现的最原始的种类。新种以鼻骨...
关键词: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爪兽亚科 奈王爪兽 
周口店第一地点第4-5层脉石英原料产地分析被引量:12
《第四纪研究》2011年第5期900-908,共9页李锋 王春雪 刘德成 张晓凌 张双权 高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Q1-04和KZCX2-EW-QN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J0930007);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批准号:2007FY110200)资助
文章从考古学角度对遗址周围潜在原料产地进行调查,并以遗址出土文化遗物最为丰富的第4~5层为例对其原料采集策略进行初步分析。调查显示,遗址以北、周口河两岸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和花岗岩侵入体中多有石英脉出露,而遗址以南多为灰岩、...
关键词:周口店第一地点 4~5层 脉石英 原料开发方略 技术组织性 
记临夏盆地维氏大唇犀—牙齿异常个体(英文)被引量:1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1年第2期223-228,共6页陈少坤 邓涛 何文 陈善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30210,J09300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Q09,-120);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编号:2010LESV010)资助
临夏盆地已知的大唇犀(Chilotherium属)共有3种,C.primigenius,C.anderssoni和C.wimani。其中,C.wimani是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的优势种类,在临夏盆地的柳树组中部和上部的各个化石地点均有出土,时代为晚中新世中期。该种下...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大唇犀 牙齿畸形 
沂源人牙冠的几何形态学研究被引量:5
《人类学学报》2011年第1期32-44,共13页孙承凯 周蜜 邢松 
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07DFB203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J0930007);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2010LESV001)
采用形态测量分析方法对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于山东沂源的6枚人类牙齿化石齿冠外轮廓形状进行了研究,并与亚洲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南方古猿、非洲早期人属以及现代人进行了对比。本文发现:沂源人既保留了部分原始特征,也表现出许...
关键词:形态测量分析 沂源 牙齿形状 直立人 早期智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