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W048)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俊才王勇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文化意义杜亚泉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西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民国初年林纾政治倾向变迁之考察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409-413,共5页张俊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W048)
民国成立伊始,林纾则一反常态,曾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担任有政治背景的《平报》编纂,但由于民初照搬照抄了西方的议会民主制,政治运作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混乱之中,林纾在《平报》发表的议政之作中,一方面对议会"党争"中的种种丑闻进行揭露和...
关键词:林纾 民国初年 议会 党争 不满 
晚年林纾: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被引量:1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26-31,共6页张俊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年林纾研究"(08BZW048)
晚年林纾确有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思想局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对程朱理学的笃信。但晚年林纾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卫护以及由此而彰显的民族意识,不仅对全盘西化思潮起到了纠偏作用,而且与全盘西化思潮一起,在中国融入...
关键词:晚年林纾 思想局限 抵制西化 文化保守主义. 
林纾言情小说的爱情伦理及其文化意义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07-111,共5页张俊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W048)
林纾言情小说所阐扬的爱情伦理中,既有一抹现代色彩,如他笔下的部分爱情故事已"稍稍涉于自由";又有浓重的传统风致,如主张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仪式化,认为女性应慎守矜持、含蓄、温婉的性情之美,强调男女双方都不为苟且之事等。林纾...
关键词:林纾 言情小说 爱情伦理 文化意义 
从女权意识看林纾文化观之新旧杂陈被引量: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48-53,59,共7页张俊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为08BZW048)
林纾的女权意识,典型地表现出维新派人士文化观念新旧杂陈的特点。他一方面支持兴女学、倡女权,另一方面又提醒女性在婚恋中要"律之以礼"。林纾所说的"礼"固然未可全盘否定,但其中确有一些明显的属于封建礼教的内容。唯其如此,在涉及妇...
关键词:林纾 女权意识 新旧杂陈 文化意义 
林纾与杜亚泉被引量:2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54-59,共6页王勇 
张俊才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年林纾研究>(课题编号:08BZW048)的阶段性成果
林纾与杜亚泉这两个在清末民初具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表面上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杜亚泉在自己编辑的刊物上支持林纾的翻译,开启了林译小说报刊登载的先河,林纾也以自己的翻译给予杜亚泉编辑的刊物以大力支持。同时两人...
关键词:林纾 杜亚泉 东方杂志 文化调和主义 
林纾文化立场的再认识被引量: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76-80,共5页张俊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成果(08BZW048)
林纾并不认为西方文化完美无缺,悉皆可学。林纾的文化立场仍可以用"中体西用"这一术语来概括,但"体"的含义是强调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独有价值及其所代表的民族性必须坚守,"用"的含义是强调西方文化可以激活中华文化并使之实现现...
关键词:林纾 西体中用 中华文化 现代转型 
林纾的西学观被引量:1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532-538,共7页张俊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W048)
林纾虽然具有极强的反西方列强意识,但他并不反对西学的输入。林纾对西方近代启蒙哲学所张扬的基本观念有所了解,并乐于接受,对西学的某些观点也能予以审视和反思。但林纾对西方的自由、平等之说,仍存在着理解上的肤浅与隔膜。这种现象...
关键词:林纾 西学 接受 反思 隔膜 
林纾的“中学”观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153-160,共8页张俊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W048)
作为一位维新派作家,林纾多次提到"中学"以及奉"中学"为立国之本的传统中国所存在的种种缺陷,表现出了那个时代先进的中国人可贵的民族自省精神。但是林纾又认为中国儒家文化所揭示的传统伦理道德具有普世价值,因而是不能随意否定的。...
关键词:林纾 中国文化 自省精神 普世价值 世风日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