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007006)

作品数:15被引量:22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唐旭东王凤云李保双李振华李敬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无锡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脾胃学说通降五脏相关名医经验幽门螺杆菌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药抗幽门螺杆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6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年第3期555-557,共3页张北华 唐旭东 王凤云 李振华 李保双 
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007006)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疾病有关,中药成分复杂,抗Hp作用多样,其作用机制包括直接抑制或杀灭Hp、降低Hp的毒力、降低Hp的黏附力、改变Hp的生存环境、抑制Hp的耐药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胃黏膜炎症、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清...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中药 作用机制 综述 
脾胃升降理论的传承、创新、应用与展望被引量:28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171-173,177,共4页胡建华 李敬华 唐旭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编号:201007006)
对脾胃升降理论的渊源、传承与创新、应用进行了综述。中医脾胃升降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发展于隋唐及金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李东垣为"补土学派"的创始人,创"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叶天士主张"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创胃阴学说;...
关键词:脾胃升降理论 传承与创新 通降理论 
唐旭东运用通降法治疗慢性胃病思路探析被引量:11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年第4期110-111,共2页苏敏 李振华 李保双 唐旭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007006)
慢性胃病临床可见胃脘胀满疼痛、纳差食少、恶心呕吐、嗳气呃逆、泛酸烧心等症状,属中医“胃脘痛”、“嘈杂”等范畴,相当于西医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唐旭东教授认为,...
关键词:名医经验 唐旭东 通降法 慢性胃病 
唐旭东运用失笑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证经验被引量:2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年第3期96-97,共2页王春燕 王萍 王凤云 唐旭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007006)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当伴有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时癌变机率增加,因而受到广泛重视。本院唐旭东教授师从董建华院士等名老中医,对运用失笑散辨证治疗CAG血瘀证有独到见解。笔者...
关键词:名医经验 唐旭东 慢性萎缩性胃炎 失笑散 血瘀证 
SECI模型对我国中医药本科高等院校教育的启示被引量:6
《北京中医药》2014年第2期120-122,共3页胡建华 李敬华 李振华 李保双 王凤云 唐旭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007006)
阐释SECI模型的概念,指出SECI模型对我国中医药本科高等院校教育的启示作用,即重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临床诊疗经验和技术;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医传承与创新、振兴...
关键词:隐性知识 知识管理 SECI模型 中医药 高校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 
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辽宁中医杂志》2014年第2期369-372,共4页苏敏 张丽颖 王凤云 李振华 李保双 唐旭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007006)
幽门螺杆菌(Hp)为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基因分型是触及生命本质的方法,不同基因分型与疾病相关性不同、其耐药性也不同。文章从Hp基因分型入手,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不同基因分型与疾病的相关性、不同基因分型的耐药情况、不同基因分型...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基因分型 研究进展 
内镜下醋酸与美兰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4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679-683,共5页李鹏 王拥军 孙明炯 张娜娜 张澍田 王凤云 唐旭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007006);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2D003034000011)~~
目的探讨内镜下醋酸与美兰染色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146例白光内镜怀疑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或肠上皮化生的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醋酸喷洒组(76例)和内镜下美兰喷洒组(70例),分别采用0.2%美兰溶液或1∶4的上...
关键词:醋酸 美兰 肠上皮化生 
非甾体抗炎药消化道黏膜损伤的中医药治疗探讨被引量:3
《北京中医药》2013年第5期355-357,共3页张丽颖 唐旭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基金资助(201007006)
非甾体抗炎药是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由其导致的消化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有上升趋势。降低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道风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治疗本病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有助于防治消化道黏膜损伤,运用时...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 消化道黏膜损伤 中医药疗法 
肺脾相关理论及其应用——脾胃学说传承与应用专题系列(9)被引量:24
《中医杂志》2012年第17期1441-1445,共5页王新月 杨舒 王健云 张雯 孙慧怡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9CB52270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007006)
肺脾相关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脾肺之间除了具有五行相生关系外,还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联系,尤其体现在气的生成与运行、津液输布与水液代谢两方面。从肺脾相关理论出发,探讨其理论内涵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肺脾相关 肺脾并治 肺脾兼顾 五脏相关 
脾胃学说湿热理论及其应用——脾胃学说传承与应用专题系列(8)被引量:14
《中医杂志》2012年第16期1356-1359,共4页杨春波 柯晓 骆云丰 陈锦团 胡光宏 杨永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007006)
分别对脾胃湿热理论的源流、辨别标准、临床意义、证候表现和本证的现代病理基础及治疗,以及该证的动物模型仿造、方剂实验等研究作了梳理,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脾胃湿热理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脾胃学说 脾胃湿热 理论研究 临床研究 动物实验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