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2YS048)

作品数:9被引量:3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光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历史研究》《中原文化研究》《社会科学辑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清华简《书》《尚书》孔子经传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清华简《系年》与“周公东征”相关问题考被引量:2
《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2期70-79,共10页刘光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10&ZD091);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整理研究"(12YS048)阶段性成果
学界对于清华简《系年》,主要从它与传世文献及青铜器铭文的相同之处考察其价值的可贵,而对于它们之间的差异,却未仔细地梳理。清华简《系年》第三章与太保簋不能对接,真正与《系年》对应的是《逸周书·作雒》篇。《系年》是珍贵的战国...
关键词:清华简《系年》 三监 太保簋 飞廉 
从清华简《筮法》看早期易学转进被引量:5
《历史研究》2015年第5期76-91,191-192,共16页刘光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10&ZD091);中国博士后基金(2013M540925);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整理研究"(12YS048)的资助
清华简《筮法》八卦卦名、卦序与辑本《归藏》密合,具有鲜明的《归藏》特征。但它占筮只依据八经卦,不用六十四卦系统,其占筮形式与方法又与《归藏》表现出显著差异。《左传》、《国语》某卦之"八"是指筮数八,韦昭"八为不动阴爻"说,存...
关键词:清华简《筮法》 揲蓍法乙 符号爻 含“八”筮例 
清华简《耆夜》礼制解疑被引量:7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28-35,共8页刘光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9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ZS006);中国博士后基金(2013M540925);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12YS048)
《耆夜》武王八年戡黎,毕公军功最大,所以他担任主宾。饮至礼主人需酬酒赋诗,一般水平的宰父难以胜任。周公多才多艺,能事鬼神,根据宾主对等的原则,他担任饮至礼主人有其合理性。"客"字在春秋中期以前已经出现,并不限于指国外来宾。"东...
关键词:清华简《耆夜》 《燕礼》 饮至礼 
“儒分为八”与早期儒家分化趋势的生成被引量: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07-115,189,共9页刘光胜 
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10&ZD&091);中国博士后基金(2013M540925);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壹)整理研究(12YS048)
由于资料缺乏,"儒分为八"已成为儒学史上千百年来难以厘清的学术难题。新见的出土文献,往往不是某一学派的专有文献,而是不同学者的文献汇编,因此,从这些文献对儒家共有特征的不同理解入手,就为解开"儒分为八"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韩非...
关键词:韩非 儒分为八 早期儒家 分化 
《性自命出》“两重境界”说
《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54-57,共4页刘光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10&ZD&091);中国博士后基金(2013M540925);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壹)整理研究"(12YS048)
上博简《性情论》出土,意味着郭店简《性自命出》"两篇说"不再成立。但《性自命出》上下篇字体、间距不同,第三十五号简有分篇钩号,是否皆是抄手的无意之举?我们认为,《性自命出》上篇讲人性有善有恶,下篇已至性善境界;上篇是自然之情,...
关键词:《性自命出》 人性论 两重境界 
孔孟之间仁学理论的三重建构被引量:3
《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刘光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出土文献与<曾子>十篇比较研究"(11CZS006);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整理研究"(12YS048)
孔孟之道为后世所艳称,但孔子与孟子仁学却存在诸多差异。孔孟仁学突兀之处如何衔接,是学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孔孟之间,仁学伦理建构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对仁字含义的多重解说;二是建构以仁为基础的德目组合;三是仁学与心...
关键词:孔孟之间 仁学 建构 
礼与刑:《保训》文王传“中”的两个维度被引量:2
《江汉论坛》2013年第1期79-85,共7页刘光胜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整理研究"(12YS04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出土文献与<曾子>十篇比较研究"(11CZS006)的阶段性成果
清华简《保训》之"中"如果是指一种思想观念,为何上甲微能将它借来借去?如果"中"为某种实物,上甲微将"中"归还河伯之后,为何又能把它传遗子孙?学者尝试把《保训》之"中"解释为"众"或军队,可古文字中没有"中"与"众"通假的直接例证。学者...
关键词:清华简《保训》 “中”  上甲微 
真实的历史,还是不断衍生的传说——对清华简文王受命的再考察被引量:8
《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5期172-177,共6页刘光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ZS006);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2YS048)
清华简《程寤》说文武皆受命,由《保训》知文王认为武王将要受命,他自己没有受命。清华简《程寤》与今本《逸周书》对照,可知文王受命十二年而终,而《耆夜》却说文王受命七年而终,清华简对文王受命问题存在明显矛盾的认识。《程寤》太...
关键词:文王受命 清华简 政治传说 
清华简与先秦《书》经传流被引量:10
《史学集刊》2012年第1期76-85,共10页刘光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出土简帛与古史再建"(09JZD004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出土文献与<曾子>十篇比较研究"(11CZS006);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整理研究(12YS048)"
古文《尚书》真伪之争是学术史上最棘手、最难以解决的学术公案,而对先秦时期《尚书》传流的考察,是揭开古文《尚书》真伪之谜的前提与基础。清华简《保训》形制、字体与《尹至》、《金縢》等篇明显不同,因此《保训》并非是先秦《尚书...
关键词:清华简 《尚书》 《书小序》 孔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