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907-1937)

作品数:8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沛霖叶美兰经盛鸿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档案与建设》《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兰州学刊》《史学集刊》更多>>
相关主题:公共交通抗战前公共汽车公共交通工具城市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民国时期南京公共交通工具博弈及政府因应被引量:2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9期74-81,162-163,共8页李沛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公共交通与南京城市嬗变研究(1907-1937)>(批准号:13YJCZH08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公共交通与城市嬗变:以近代南京为中心>(批准号:14HQ013)
民国以降及抗战前,随着南京空间扩展和人口递增,交通需求随之增加,城市公共交通结构由人畜力工具逐渐向机械交通方式转变。其中,作为公共交通系统中机械交通和人力工具的典型代表,公共汽车的蔚然兴起形成对人力车的形成竞争,两者的博弈...
关键词:民国 南京 人力车 公共汽车 博弈 
近代中国市内铁路之先行:宁省铁路——京市铁路被引量:2
《档案与建设》2015年第6期52-55,共4页李沛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公共交通与南京城市嬗变研究(1907-1937)"(编号:13YJCZH08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公共交通与城市嬗变:以近代南京为中心"(编号:14HQ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代交通进步之造福人群、裨益社会,实为古时梦想所不及……交通之中,尤以铁路为首屈一指,诸路皆相通车,商民称便"。[1]为应清末"南洋劝业会"之需,改变"舍驴、骡、马车及肩舆外,别无他交通工具科以代步"的情事,1907年南京修建了...
关键词:近代中国 交通设施 金陵城 组织管理 李沛霖 行李包裹 江口站 公共交通 江南汽车公司 中华门 
公共交通与城市人口关系辨析——以民国时期南京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史学集刊》2014年第6期39-47,共9页李沛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公共交通与南京城市嬗变研究(1907-1937)"(13YJCZH085);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NYS212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国时期,南京公共交通与城市人口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公共交通不仅与城市人口需求相互影响,而且与人口分布紧密关联,同时与人口流动相互促进。由此可见,近代南京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且推进了城市化进程的赓续。
关键词:公共交通 人口需求 人口分布 人口流动 
民国首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略论(1927-1937)被引量:3
《学海》2014年第5期126-131,共6页李沛霖 叶美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公共交通与南京城市嬗变研究(1907-1937)"(项目号:13YJCZH085);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NYS212007)的阶段性成果
自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及抗战前,首都当局对城市公共交通采取较为严苛的管理模式和管控力度,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本文通过法制、规范、管控和惩治等四条管理路径,对公共交通法规构建、登记检验与装置管理、乘价订定与行停规制以及交...
关键词:公共交通 法制路径 规范路径 管控路径 惩治路径 
沦陷时期南京的人口变迁和市民生活被引量:8
《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144-150,156,共8页李沛霖 经盛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公共交通与南京城市嬗变研究(1907-1937)"(13YJCZH085);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NYS212007)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城市,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首都,市面繁荣,人口激增;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1937年12月这里成了日军血腥大屠杀的屠场,此后八年,又是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及其所扶植的汪伪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日伪统...
关键词:抗战时期 沦陷区 南京 城市人口变迁 市民生活状况 
近代公共交通与城市生活方式:抗战前的“首都”南京被引量:3
《兰州学刊》2014年第9期67-74,共8页李沛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公共交通与南京城市嬗变研究(1907-1937)"(项目编号:13YJCZH085);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项目编号:NYS212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1937年抗战前,"首都"南京公共交通与城市生活方式互相挽进、互相推演。既如此,以公共交通与生活空间、日常流动、时间观念和市民意识等城市生活方式的各方面交互联系,来管窥两者间的交相为用,进而检视南京城市自近代向现代嬗变的真实场景。
关键词:公共交通 生活空间 日常流动 时间观念 市民意识 
抗战前南京城市财政与公共交通关联考议被引量:6
《民国档案》2014年第2期68-75,共8页李沛霖 叶美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公共交通与南京城市嬗变研究(1907-1937)>(项目编号:13YJCZH085);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项目编号:NYS212007)的阶段性成果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城市财政与公共交通互相挽进、相互推演。本文以公共交通的税捐厘定保障城市财政、税捐计查管控城市财政、税捐占比进献城市财政等三个视角,来辨析其时城市财政与公共交通之关联。推广其意,不仅可探求近代南京城市...
关键词:抗战前 南京 城市财政 公共交通 
1930年代中国公共交通之翘楚——江南汽车公司被引量:5
《档案与建设》2013年第11期45-48,共4页李沛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公共交通与南京城市嬗变研究(1907-1937)"(编号:13YJCZH085);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NYS212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公共交通工具,为群众而设施"。[1]回溯往祀,作为近代公共交通的主流工具——公共汽车,其时与民国首都南京城市的嬗变交相推演。而"我国最大的商办公共汽车公司"——江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南汽车公司),斯时即诞于南京。至1937年...
关键词:公共交通工具 汽车公司 江南 公共汽车 国民政府 南京市 股份有限公司 吴稚晖 车辆 南京城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