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2SQRW015ZD)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雪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外文学》《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长春大学学报》《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更多>>
相关主题:夏目漱石自我夏目漱石小说明治精神小说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志贺直哉人道主义中的平等意识
《长春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48-52,共5页陈雪 王琴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2SQRW015ZD)。
志贺直哉被誉为日本的"小说之神",其人道主义的内涵呈现多元态势。不同于白桦派其他作家,其文学主题除"弱者"外,还包含以动植物为主的"自然"。他的人道主义超越"博爱"层面,其中既涉及针砭特权制度、批判平等失衡的社会现状,又包含对个...
关键词:志贺直哉 白桦派 人道主义 平等意识 
超现实性艺术与时代隐喻——论夏目漱石《梦十夜》的梦境叙事被引量:1
《外国文学》2015年第4期57-64,158,共8页陈雪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夏目漱石小说中的梦境叙事艺术研究"(2012SQRW015ZD);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夏目漱石小说叙事研究"
夏目漱石的小说《梦十夜》内容晦涩费解,情节扑朔迷离。该文本利用梦无序的非理性原理组合情节要素,在时空与情节逻辑层面上形成超现实性叙事艺术。同时该作品显出梦境的视觉化叙事倾向,这正缘于梦的视觉性思维特质。梦本身包含隐喻思...
关键词:夏目漱石 《梦十夜》 梦境叙事 超现实性 时代隐喻 
夏目漱石“则天去私”理念及其时代性阐释——以小说《明暗》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60-66,共7页陈雪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2SQRW015ZD);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33190238)
夏目漱石"则天去私"的理念包含艺术方法论及人生观的双重含义,且较为集中地蕴含于小说《明暗》中。该小说通过"则天去私"与"自我"的对立体系,呈现作者对待新旧文化的立场差异。利用人物不同气质的对比效应,彰显作者对立足现实而又超脱...
关键词:夏目漱石 《明暗》 则天去私 明治精神 自我 
明治文学中典型的“多余人”——论夏目漱石笔下代助的时代性特质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57-61,共5页陈雪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2SQRW015ZD);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33190238)
夏目漱石笔下的代助是明治文学中典型的"多余人"。漱石运用梦叙事的手法,暗喻的修辞以及对"无意识"身体感觉的描述表现了代助的精神内涵。代助回避现实,其"自我"难以在现实中确立,带有浓厚的非现实性特质。游离于新旧文化之间的代助产...
关键词:夏目漱石 多余人 明治文学 “妥协性” “自我” 
“写生文”观与“非人情美学”——析夏目漱石小说《草枕》的图像性叙事被引量:1
《国外文学》2013年第2期152-158,共7页陈雪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2SQRW015ZD);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编号:331902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草枕》中图像性叙事与漱石的"写生文"观紧密相连,与"非人情美学"的意境相互交融,这在主人公那美的形象塑造方面都有所体现。
关键词:夏目漱石 《草枕》 写生文 非人情美学 图像性叙事 
文化“边缘人”视角与新女性的“神秘”气质——以夏目漱石小说《三四郎》为例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3年第1期155-159,共5页陈雪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编号:2012SQRW015ZD);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编号:33190238)的阶段性成果
文化“边缘人”身份视角的运用对该视角下观察的人物形象产生影响。本文以夏目漱石小说《三四郎》为例,探讨该视角与人物“神秘”气质的关系。三四郎徘徊于近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具有文化“边缘人”的身份。通过这一身份视角的运用...
关键词:夏目漱石 《三四郎》 文化“边缘人” 新女性 神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