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03)

作品数:10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孔立张羽张遂新邓婧王秀萍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台海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丛》《台湾历史研究》《台湾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两岸两岸关系台湾史研究台湾史史观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从“反共意识”到“国族建构”:台湾地区公民教育与身份认同研究(1945-2016)被引量:2
《台海研究》2020年第2期33-42,共10页张钧凯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海峡两岸历史文化教育中相互认知、表述、态度及影响研究”(编号:13JZD003)之阶段研究成果。
本文以台湾地区的公民课程教材为主要分析对象,指出戒严时期台湾地区公民教育形塑出以"反共意识"为前提的中国认同;20世纪90年代以降又随着"宪政改革"带来的政治需求,形塑出以西方知识体系与公民社会话语所主导的"公民民族国家"认同。...
关键词:教科书 公民教育 身份认同 “公民民族主义” 两岸关系 
近二十年台湾关于孙中山先生的表述变迁与形象建构研究被引量:1
《台湾研究》2018年第2期76-83,共8页张羽 徐嘉 
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海峡两岸历史文化教育中相互认知、表述、态度及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3JZD003)阶段性成果.
近二十年,台湾关于孙中山先生的表述变迁主要集中在文史教育、学术研究和社会媒体三大领域。在中学的文史教育领域,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教材篇章被删改,史实论据被替换,一些重要表述变迁影响了台湾青年学生对孙中山原初形象接受,也将改...
关键词:孙中山 表述变迁 形象建构 “国族认同” 
后殖民遗绪与台湾“主体性”意识建构被引量:5
《台湾研究》2016年第6期15-24,共10页邓婧 陈先才 
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海峡两岸历史文化教育中相互认知、表述、态度及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3JZD003)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后殖民社会以西方意识形态的立场建构或重构其"主体性"意识,作为自身"解殖民"的标杆,它的后殖民意向建构是要摆脱"被边缘"的地位,却容易掉入"自我中心"垄断的话语系统中。台湾社会的"本土化"趋势是历史发展造成的,为满足其群体的心...
关键词:台湾社会 后殖民主义 身份认同 后殖民遗绪 “主体性”意识 
试析两岸文化交流的二重性区隔结构被引量:2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6年第5期136-147,共12页王贞威 许川 
国家社科基金“当代台湾女性参政的制度研究”(13BZZ06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海峡两岸历史文化教育中相互认知、表述、态度及影响研究”(13JZD003)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资助(2016M590305)
文化交流是海峡两岸交往的应有之义,更是双方互动的核心所在。文化交流有没有真真切切落到实处,是决定两岸关系能否最终和解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基于对两岸关系特殊性和现有文化交流状况的分析,文章认为,两岸文化交流呈现出历史性传...
关键词:文化交流 历史性传统 现代化实践 
两岸文化认同是“双文化”的认同被引量:3
《台海研究》2016年第3期1-9,共9页陈孔立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海峡两岸历史文化教育中相互认知、表达、态度及影响研究”(13JZD003)阶段性成果
关于两岸文化认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二是强调价值观的认同。本文依据周有光的"双文化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两岸文化认同既要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又要有现代文化的认同。从目前来看,二者都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两岸文化认同 中华传统文化 “双文化论” 两岸共同价值 
新世纪以来两岸青年学生对鲁迅接受的比较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6年第1期90-104,共15页张羽 林豪 
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海峡两岸历史文化教育中相互认知、表述、态度及影响研究”(13JZD003)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对两岸青年学生进行了关于鲁迅认知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两岸青年学生在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对鲁迅的认知有着集群差异。根据调查问卷数据,辅以两岸中小学文史教科书对鲁迅的介绍和评价,进一步分析两岸青年学生撰写的鲁迅研...
关键词:鲁迅 教科书 原初形象 多元阐释 差异表述 
两岸青年学生对台湾光复前重要文史议题的集群认知研究被引量:5
《台湾研究》2016年第1期60-70,共11页张羽 张遂新 
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海峡两岸历史文化教育中相互认知、表述、态度及影响研究”(13JZD003)阶段性成果之一
课题组针对两岸青年学生群体设计的"两岸青年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两岸青年学生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知,既有普遍共识,也有明显的集群差异。普遍共识主要集中在反殖民侵略、反威权和崇尚现代化;集群差异则体现在台湾青...
关键词:青年学生 文史议题 集群认知 差异表述 教科书 
台湾史研究的“兼顾史观”——评许倬云著《台湾四百年》被引量:3
《台湾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381-388,共8页陈孔立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海峡两岸历史文化教育中相互认知、表述、态度及影响研究”( 13JZD003) 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匹兹堡大学许倬云教授所著《台湾四百年》,最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连同他过去所著的《从历史看时代转移》(2000年)和《万古江河》(2005年)中有关台湾史的部分,可以看出他对台湾史有独到的见解,也可以说,他对台湾史研究有自...
关键词:台湾史 史观 浙江人民出版社 匹兹堡大学 问题提出 台湾人 
台湾史研究的史观问题被引量:4
《台湾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3-13,共11页陈孔立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海峡两岸历史文化教育中相互认知、表述、态度及影响研究”(13JZD003)的阶段性成果
两岸史学界都有一部分学者正在从事台湾史研究,由于两岸社会制度的不同,彼此之间存在不同的史观,那是必然的,不足为奇。由于史观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看法:各自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而对方的观点则有问题。这样,在两岸交流过程中,只...
关键词:台湾史 史观 两岸交流 社会制度 史学界 分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