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37)

作品数:68被引量:18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永平刘文明周宇清孙岳夏继果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美国乔治敦大学南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历史教学(下半月)》《全球史评论》《社会科学辑刊》《世界历史》更多>>
相关主题:环境史全球史世界史文明教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探寻文化出路:近代中国精英人士看佛教
《社会科学论坛》2018年第4期25-35,共11页魏光奇 柴田文洋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08JZD0037,合同号:08JZDH037
对于佛教如何适应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要求而进行革新,近代中国精英人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这一问题,他们提出这样一些重要见解:现代中国需要宗教,而佛教可以成为一种选项;弘扬佛教符合近代中国的社会和政治需要,有利于挽救“世...
关键词:近代中国精英人士 佛教 儒家 文化现代化. 
重构儒家:中国近代文化精英的一种努力
《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1期106-113,共8页魏光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37)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文化精英批评了儒家与儒家思想的各种局限。他们为儒家思想建立新的形而上学,康有为从"动力因"的角度树立形而上学观念;谭嗣同对于"通"的社会学意义进行了阐述;熊十力出发点是矫正宋明理学空疏的缺点,为功利实用和...
关键词:儒家思想 文化精英 重构 文化出路 
“五王”与“四天子”说:一种“世界观念”在亚欧大陆的流动被引量:7
《世界历史》2015年第3期30-39,157-158,共10页王永平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项目批准号:08JZD0037);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从‘天下'到‘世界'--汉唐时期的域外探索及其对世界的认知"(项目编号:11LSB013);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全球史研究的一个视角:外来习俗与唐代社会"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中有一段关于阿拉伯商人与中国皇帝的对话,其中提到了关于世界诸王以及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许多问题。这类记载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还有许多,大都是以伊拉克王为中心,包括中国皇帝、突厥王、印...
关键词:阿拉伯商人 中国皇帝 “五王说” “四天子说” 世界观念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中的“文明”标准被引量:30
《世界历史》2014年第1期32-42,159,共11页刘文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项目批号08JZD00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日甲午战争的英美报刊舆论研究"(项目批号13BSS009)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明确地以欧洲"文明"来衡量世界各国的国际行为及法律权利,从而在国际法中形成了一套规范国际关系的"文明"标准。按这一标准,世界上的国家被划分为"文明"、"野蛮"和"蒙昧"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国家获得不同的国...
关键词:19世纪末 欧洲 国际法 文明标准 
王玄策使印与天竺幻术在唐朝的传播被引量:2
《河北学刊》2013年第6期69-75,共7页王永平 
2011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从"天下"到"世界"--汉唐时期的域外探索及其对世界的认知>(11LSB013);200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08JZD0037)
印度幻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很早就开始传入中国。秦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和佛教的东传,印度幻术就已经来到中夏。唐代是中西交通空前畅通和中外文化交流异常繁荣的重要时期,唐初敕使王玄策数度使印,曾先后取道"吐蕃—泥婆罗...
关键词:王玄策 天竺幻术 印度 唐朝 
多元文明的历史书写:历史回顾及理论思考被引量:3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3年第3期3-15,共13页刘文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批准号08JZD0037)的成果之一
"文明"概念在18世纪下半叶只有单数形式,大约从1819年开始出现复数形式并随后得到广泛运用,以此为基础出现了一些文明史著作。基佐的《欧洲文明史》和巴克尔的《英国文明史》确立了文明史的基本框架,而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和汤因...
关键词:多元文明史 书写 互动 主体性 
文明互动:从文明史到全球史被引量:34
《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4-10,共7页刘新成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批准号08JZD0037,合同号08JZH037)的阶段性成果
一 全球史是当代西方史学的一个分支,以宏观视野为特色。①西方历史学科建立以来,从初期的“兰克学派”,到后现代的“碎片化”史学,对宏大叙事历来比较排斥。进入20世纪以来,尽管世界史鸿篇巨制作者威尔斯、汤因比等名噪一时,但...
关键词:史学思潮 全球史 文明史 当代 反思 派系 “碎片化” 西方史学 
世界史撰述中一部反欧洲中心论的先锋之作——评沃尔夫著《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被引量:1
《全球史评论》2012年第1期378-386,共9页陈安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项目批准号08JZD0037,合同号08JZDH037)的成果之一
一一部风格独特的世界史美国人类学家埃里克·沃尔夫以其拉丁美洲研究和在人类学研究中提倡马克思主义和历史视角而享誉世界。他认为,人类社会不仅应理解为是由稳固的内部特征和社会环境所限定的变动不居的实体,也应该被视为处于更辽远...
关键词:世界史 欧洲中心论 沃尔夫 人类学界 历史编纂学 近代史学 史学领域 希罗多德 人类学研究 世界近代史 
“信仰-价值”模式视角下的欧洲中心传播主义批判——评布劳特著《殖民者的世界模式》
《全球史评论》2012年第1期387-391,共5页曾金花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项目批准号08JZD0037,合同号08JZDH037)的成果之一
《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传播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史观》(The Colonizer’sModel of the World:Geographical Diffusionism and Eurocentric History)一书为美国学者J.M.布劳特(J.M.Blaut)所著,目的在于批判世界地理与世界历史中的欧洲...
关键词:欧洲中心 布劳 现代化理论 环境决定论 阶级结构 理论剖析 世界地理 经验事实 法律基础 事实根据 
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性追寻——读迈克尔·伍德的《追寻文明的起源》
《全球史评论》2012年第1期392-396,共5页邢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项目批准号08JZD0037,合同号08JZDH037)的成果之一
《追寻文明的起源》的作者是英国学者迈克尔·伍德(MichaelWood)。迈克尔·伍德生于1948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奥瑞尔学院历史系,英国皇家历史协会成员,桑德兰大学名誉博士。《追寻文明的起源》不仅将读者带回到了早期人类社会五彩缤纷的多...
关键词:元性 埃及宗教 土地沙漠化 雅利安人 古巴比伦 英国殖民者 人类社会 建筑风格 基督教世界 伊斯兰世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