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806400)

作品数:281被引量:1613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星裴树文刘武吴秀杰金昌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地层学杂志》《人类学学报》《地球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化石石制品英文旧石器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西百色六合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3
《人类学学报》2012年第2期137-143,共7页黄胜敏 刘扬 黄鑫 黄明扬 刘康体 黄锋 严建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023);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7FY110200)共同资助
六合遗址位于百色盆地右江南岸第4级阶地上,于2005年6月至11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1000m2。遗址地层分为5层,其中第①、②和③层为次生堆积,第④层为原生的网纹红土,第⑤层为砾石层。本次发掘出土71件文化遗物,包括磨制石器2件、...
关键词:百色 六合遗址 石制品 中更新世早期 
晚三叠世鱼龙Shastasaurus tangae头骨新观察及其演化趋势被引量: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5期773-783,共11页尚庆华 赵梧迪 李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2019);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6CB806400)资助
鱼龙类是中生代统治海洋时间最久的海生爬行动物类群之一.依据产自贵州关岭地区晚三叠世法郎组瓦窑段大型鱼龙骨骼化石新材料,从侧视、顶视和后视三个观察方向补充介绍了Shastasaurus tangae(邓氏萨斯特鱼龙)头部骨骼形态和骨骼间接触关...
关键词:鱼龙Shastasaurus tangae 晚三叠世 头骨解剖结构 演化趋势 
湖北郧县刘湾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1
《江汉考古》2012年第2期3-11,I0001,I0002,共11页陈曦 冯小波 郝勤建 王昊 王正华 黄旭初 周兴明 张俊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编号:12BKG002);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090105);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科研课题(课题编号:NK04);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计划人才资助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LSB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806400)的资助
刘湾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4组,埋藏于汉水左岸第Ⅲ级阶地上。其文化面貌有以下一些特点:石制品的岩性大类中以火成岩为多,种类以沉积岩为多;岩性多样,以脉石英为主;素材以河床中磨圆度较高的河卵石为主,石...
关键词:刘湾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中生代鸟类的体重估计及其演化趋势被引量:3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2年第1期39-52,共14页刘迪 周忠和 张玉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编号:401212020)资助
体重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学指标,生物的体重受到发育、繁殖和进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灭绝生物体重的估计有助于进一步恢复它们的各种生物学信息。本研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422件现生鸟类(分属于21目229种)的体重和18项骨骼量度指标分...
关键词:中生代鸟类 体重估计 回归分析 缩放比例 
旧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以内蒙古金斯太遗址为例被引量:4
《草原文物》2011年第2期25-29,共5页王春雪 
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6CB806400);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基金(批准号:2007FY1102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N110)的资助
一、引言人类在地球生物中是一个特殊的类群,其特殊性就在于他能制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具有特殊的生存方式.通过对埋藏于地下的古人类生产与生存活动所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及其空间分布关系的发掘与研究,探讨人类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方式...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 东西方文化 碰撞与融合 内蒙古 生存方式 古人类 空间分布关系 开发利用方式 旧石器文化 依存关系 学术研究 文化传统 特定环境 适应方式 生物 生活资源 生存活动 热点问题 活动区域 不同环境 
内蒙古四子王旗大庙中新世的真角鹿一新种(英文)被引量:4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1年第4期365-376,共12页王李花 张兆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072004,40711130639,406720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6CB806400);中国科学院化石发掘与修理专项资助
描述了内蒙古四子王旗大庙中中新世化石地点(DM01)产出的真角鹿一新种:高枝真角鹿Euprox altus sp.nov.。新种具真正的角节,角节之上一定高度的两个分枝,长的角柄;牙齿低冠,上臼齿的前附尖和中附尖发育,新棱和齿带存在;p4的下后尖发育,...
关键词:内蒙古四子王旗大庙 中新世 鹿科 真角鹿 
中国新生代晚期的剑齿象(剑齿象科,长鼻目)及其扩散事件被引量:8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1年第4期377-392,共16页陈冠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072004)资助
对我国新生代晚期的剑齿象(Stegodon)进行再研究,提出了下列几点看法:1)依据Ste-godon的特征,可将已命名的中国剑齿象种分为3类。一类为有效的剑齿象种,包括晚中新世的S.licenti Teilhard & Trasseart,1937;上新世的S.zdanskyi Hopwood,...
关键词:中国 新近纪晚期-更新世 剑齿象 扩散 迁移 
The first Choerolophodon (Proboscidea, Gomphotheriidae) skull from China被引量:12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1年第9期1326-1337,共12页WANG ShiQi DENG Tao 
supported by the Knowledge Innsovation Program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rant Nos. KZCX2-YW-Q09-120, KZCX2-YW-120);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40730210, 41002010);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Grant No. 2006CB806400);Key Laboratory of Evolutionary Systematics of Vertebrates, CAS (Grant No. 2010LESV004)
Here we report the first discovery of a relatively complete skull of Choerolophodon from the late early Miocene Dalanggou quarry of Linxia Basin, Gansu Province in China. The skull is low and elongated, with two ename...
关键词:gomphotheres Choerolophodon Linxia Basin early Miocene China 
广西百色百峰遗址发现的石制品被引量:4
《人类学学报》2011年第3期307-312,共6页黄胜敏 刘扬 郭耀峥 黄明扬 刘康体 黄霖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的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023);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7FY110200)共同资助
百峰遗址位于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境内,地处百色盆地右江南岸第四级阶地,地理坐标为23°45.399'N,106°43.636'E,是右江民族博物馆在2009年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共采集石制品27件。类型有石核、石片、手镐、砍砸器和刮削...
关键词:百色 百峰遗址 石制品 中更新世早期 
石器研究的新视角:技术-功能分析法--以观音洞遗址为例被引量:10
《考古》2011年第9期58-70,113,共13页李英华 包爱丽 侯亚梅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合作研究的成果之一,得到法国驻中国大使馆科技文化合作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02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技术-功能分析法通过综合考察支配石制工具生产的技术机制、分析工具刃口上所整合的技术特征,理解工具预设性的功能和使用方式,并复原打制者的意图。对观音洞遗址石器材料的分析表明,此方法在揭示打制者意图及工具预设性的功能和使用方...
关键词:石器技术-功能分析法 技术分析图 操作链 观音洞遗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