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099)

作品数:31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安福安晓平田海峰拓万亮岳丽霞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兵团党校学报》《塔里木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环塔里木丝绸之路屯垦戍边唐代汉唐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所见唐代西域治理被引量:2
《史林》2021年第5期36-45,219,共11页党琳 张安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项目号11&ZD099)阶段性成果。
孔雀河烽燧群一直被学界认为是汉晋时期遗存,但新近对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的考古发掘表明,唐代仍然继续经营沿孔雀河从焉耆到罗布泊的交通和军防体系。该烽燧出土的大量唐代军事文书、木简等,反映了唐朝在西域交通、移民屯田、军防治边等...
关键词:克亚克库都克烽燧 唐代军防 西域治理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与唐代焉耆交通研究被引量:4
《敦煌学辑刊》2021年第1期77-90,共14页党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11&ZD099)。
隋末唐初,从罗布泊通往焉耆的“大碛路”废弃,此后关于“大碛路”的情况史籍无载,一般认为该路线不再使用。根据2019年以来发掘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及出土文书可知,该烽燧始建于唐代,“大碛路”在唐代不但没有废弃,而且有强化的趋势,唐...
关键词:克亚克库都克烽燧 大碛路 唐代焉耆 交通 
自然地理因素下的唐蕃边界变动被引量:3
《宁夏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164-169,共6页张安福 王玉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1&ZD099)的阶段性成果
唐蕃边界是唐朝周边关系中变化最为剧烈的边界走向,其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自然地理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唐蕃之间存在着一片半耕半牧区,双方的边界变动基本都在这片半耕半牧区。唐朝在强盛时,将边界向西推进到靠近青海日月山一带的...
关键词:唐蕃边界 自然地理 半耕半牧区 
塔里木盆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分析被引量:2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44-149,共6页张安福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1&ZD099)
塔里木盆地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经行地,区域内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特殊困境:首先,塔里木盆地面积广袤,是我国文化遗产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并且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其次,塔里木地区恶劣的气候,如常年盛行的沙漠性大风扬沙天气和夏季偶发...
关键词:丝绸之路 文化遗产 塔里木盆地 特殊性 
清代乾嘉时期新疆“屯垦陷阱”的出现与启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被引量:4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2期37-47,共11页张安福 蒋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11&ZD09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新疆移民与社会变迁研究"(14CZS028)
清朝统一新疆后,面对新疆地广人稀、极度缺粮的局面,在乾隆、嘉庆年间进行了大规模、多种形式的屯垦,尤其是持续的移民屯垦活动。在屯垦活动中,新疆土地得到大规模开发,农业生产水平空前提高,以乌鲁木齐为代表的北疆新垦地,由于兵屯范...
关键词:新疆 乾嘉时期 屯垦陷阱 经济结构 商业物流 
墓葬遗存与环塔里木历史文化研究被引量:1
《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189-195,共7页田海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1&ZD099)
环塔里木地区是中国最为干旱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墓葬文化遗存保存最为完好,甚至有惊艳世界的"小河公主"、"楼兰美女"等遗存。这些墓葬遗存中的葬地、葬具和随葬品等,都成为西域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如墓葬埋藏地,葬地应该是当时适宜人们...
关键词:墓葬遗存 环塔里木地区 历史文化信息 
唐代丝绸之路中段西州与龟兹的商贸研究被引量:5
《中国农史》2016年第3期43-51,共9页张安福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11&ZD09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AET-12-1-72)
从长安经西州、龟兹的丝绸之路是唐代重要的商贸通道,负责唐朝西域军政事务的安西都护府先后设置于西州和龟兹,两地的商贸物流便利、交通频繁,西州成为龟兹重要的商品供给地和战略后方,龟兹成为拱卫包括西州在内的西域局势安全的战略中...
关键词:安西都护府 西州 龟兹 商贸 丝绸之路 
兵团红色文化遗产纪录片的社会价值——以《一师屯垦记忆》创作实践为例
《青年记者》2016年第5期76-77,共2页孙传国 安晓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批准号:11&ZD09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一师军垦文物;遗址的调查与影像库建设研究"(批准号:13QN20);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环塔里木多民族文化交流.影像志"(批准号:15YJC860025)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历史及其历史地位、作用一直是一些研究者关注的,但对兵团文化遗产及其作用等的应用性研究为数甚少。笔者拍摄《一师屯垦记忆》系列纪录片,使文化遗产的影视阐释直接应用于边疆危机(人口外流)的社会治理工作,...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红色文化遗产 社会价值 纪录片 创作实践 记忆 屯垦 发展历史 
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5
《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19期177-179,共3页程卫宏 拓万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11&ZD099);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民族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文化安全视域下新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民族安定团结研究"(090113C02)
高校体育的深化改革,可以尝试引入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体育,本研究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筛选、改造以及整合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高校教学开发进行具体案例分析,目的为民族地...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城址遗存与汉代西域屯城布局被引量:4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第3期47-55,共9页张安福 田海峰 
2011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11&ZD09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AET-12-1-72)
屯城是两汉经略西域的重要军事据点,在两汉不同时期,随着中原王朝西域战略的变化,西域屯城布局也随之相应变化。西汉西域屯城主要布局于天山南麓的轮台、渠犁、焉耆、龟兹、伊循、楼兰及靠近匈奴的车师前国;东汉则侧重于伊吾、柳中、高...
关键词:两汉 西域屯城 西域战略 布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