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31被引量:579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铭宋善铭陈喆王震饶冠俊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育部更多>>
相关期刊:《许昌学院学报》《中国法学》《前沿》《中国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互联网电子证据专家辅助人刑事司法司法规律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互联网电子证据的收集被引量:19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32-49,共18页冯姣 
国家社科重点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模式;规律与改革方向研究"(14AKS009)的成果
互联网电子证据是指在网络上形成的电子证据。关于互联网电子证据的收集,现有的法律条文不乏冲突、模糊、缺失之处,甚至存在对刑事诉讼法的简单搬用。浙江省的实证研究显示,互联网电子证据在实践中主要有四种收集模式;法官对于被告人提...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证据 网络诱惑侦查 云计算 大数据 
新时代司法体制改革走向之展望被引量:3
《理论视野》2018年第6期37-43,共7页胡铭 陈喆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模式;规律与改革方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站在新时代,司法制度的中国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将向纵深发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在坚守理念共识与遵循司法规律的基础上,关注中国司法实践的现实问题,关注每个个体对司法的切身感受。应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
关键词:新时代 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规律 公平正义 
智慧司法:实现司法公正的新路径及其局限被引量:51
《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67-75,85,共10页冯姣 胡铭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模式、规律与改革方向研究”(14AKS009);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与法学专项课题。”
智慧司法在互联网、大数据异军突起的形势下被我们所关注,并成为当前司法改革的焦点问题。从程序层面而言,智慧司法可以促进程序的效率、公开以及规范化;从实体层面而言,智慧司法有助于实现大数据背景之下的同案参照。然而,智慧司法亦...
关键词:智慧司法 司法公正 互联网 大数据 
论互联网电子证据的保管被引量:3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8年第1期297-316,共20页冯姣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模式、规律与改革方向研究”(14AKS009)
互联网电子证据的出现,对现有的证据保管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规范层面来看,存在证据保管制度程序性要件说明的缺失;从实践来看,各地证据保管实践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形:以快播案为例;其在接收、鉴定以及保管过程中均无法确保互联网电子...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证据 保管制度 保管链 
非法集资案件中集资参与人的诉讼地位认定被引量:7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5期83-87,共5页冯姣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模式;规律与改革方向研究"(14AKS009)
非法集资案件中集资参与人诉讼地位的认定系司法实践一大难题。从规范层面而言,将集资参与人认定为证人存在一系列理论困境;从实践层面来看,将集资参与人认定为被害人存在确认标准设定、诉讼权利保障、诉讼地位变更等实际操作性的难题...
关键词:非法集资 集资参与人 诉讼地位 
我国刑事司法中的缺席审判——基于刑事诉讼特别没收程序的观察与思考被引量:10
《河北法学》2018年第4期141-153,共13页钱文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模式;规律与改革方向研究>(14AKS009);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一般课题<起诉标准与定罪标准关系研究>(GJ2017C23)的阶段性成果
刑事司法中的缺席审判,是域外国家、地区刑事审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增设刑事诉讼特别没收程序,是指法院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被定罪前提下,一种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司法裁定行为,是中国式可缺...
关键词:刑事司法 缺席审判 特别没收 适用条件 证据规则 
互联网视域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兼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路径被引量:2
《前沿》2018年第1期67-72,78,共7页冯姣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模式;规律与改革方向研究"(14AKS009)阶段性成果之一
互联网电子证据,系指本身在网络上形成的证据,其具有新旧交替的双重属性。从解释学角度而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互联网领域的适用面向;就具体内容而言,存在对"非法""严重"以及"对人效应"界定的模糊性。将互联网作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关键词:非法证据 互联网电子证据 司法公正 非法证据排除 人权保障 
审判中心与被害人权利保障中的利益衡量被引量:14
《政法论坛》2018年第1期63-74,共12页胡铭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模式、规律与改革方向研究”(14AKS009);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果
审判中心主义要求以法庭为实现看得见的正义的主要场域,从而使得庭审成为诉讼主体实现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被害人权利保障中涉及多方利益博弈,被害人在诉讼中的权利绝非越大越好,被害人和被追诉人的权利也非直接对应,而是涉及被...
关键词:审判中心 被害人权利 利益衡量 
从“庭前”到“诉前”——基于能动检察的视角被引量:1
《前沿》2017年第9期54-58,共5页饶冠俊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刑诉法背景下检察机关量刑建议规范化改革研究(Z16JC09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模式;规律与改革方向研究(14AKS009);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201569);浙江广播电视大学312人才培养工程资助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国家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具有较强的能动性。2013年探索试点的诉前会议制度,既是能动检察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也是"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又一创新。诉前会议制度与庭前会议制度在程...
关键词:诉前会议 庭前会议 能动检察 审判为中心 
刑事见证制度的检讨与完善——以电子数据勘验为例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3
《学习论坛》2017年第12期66-71,共6页宋善铭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模式;规律与改革方向研究"(14AKS009)的阶段性成果
"两高三部"《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见证人制度,对我国刑事侦查措施的规范和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电子数据勘验过程中见证人制度运行的经验分析,发现存在见证范围有限、见证活动失范、见证人...
关键词:刑事见证制度 电子证据勘验 程序性制裁 职业见证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