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FX104)

作品数:29被引量:24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梅传强李海良徐伟胡江王雪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广东警官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制与社会发展》《晋阳学刊》《南都学坛》《新疆警察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群体性事件刑法刑法保护实证研究非法证据排除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治理“刑罚泛化”现象之反思——基于实证研究的视角被引量:9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47-55,共9页徐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心理疏导与犯罪防范对策研究"(11BFX104);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刑民界限新论--基于刑法不得已原则的视角"(CYB14025)
当前刑事司法实践频现"刑罚泛化"现象:罪名数目有始无终,一审案件有增无减,罪犯总数有加无已。刑罚泛化强调法网扩张,凸显重刑威慑,是执基公权意愿上的强权威慑,无法得到公众认同,在防范未然、抑制不良反应的频发、减少犯罪率的效果上...
关键词:刑罚泛化 社会治理 犯罪率 
论刑法对私营企业财产权的平等保护被引量:10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46-53,共8页尹宁 张永强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心理疏导与犯罪防范对策研究"(11BFX104)
私营企业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以刑法来加强对私营企业财产权的平等保护,是促进私营企业法治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现有法律规定来看,私营企业财产权的刑法保护立法相对滞后,...
关键词:私营企业 财产权 刑法保护 
群体性事件中组织领导者的心理探析被引量: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73-79,共7页徐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心理疏导与犯罪防范对策研究>(11BFX104)阶段性成果;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XZYJS2014113)阶段性成果
群体性事件的组织领导者策划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进程,管控群体性事件的行为走向,居于群体性事件的核心领导地位,其心理活动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向具有决定性作用。群体性事件的组织领导者具有维护权益、英雄担当、谣言诱导、聚众造势以...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组织领导者 心理 公正 
群体性事件中组织领导者的心理探析
《晋阳学刊》2015年第6期130-135,共6页徐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心理疏导与犯罪防范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BFX104)的阶段性成果
群体性事件的组织领导者策划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进程,管控群体性事件的行为走向,居于群体性事件的核心领导地位,其心理活动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向具有决定性作用。群体性事件的组织领导者具有维护权益、英雄担当、谣言诱导、聚众造势以...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组织领导者 心理 公正 
《反间谍法》颁行后间谍罪认定的疑难问题研究被引量:6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5期59-65,共7页胡江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心理疏导与犯罪防范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BFX104;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特殊群体权利保护与犯罪预防创新团队"
间谍罪在客观行为上并不需要和《反间谍法》关于间谍行为的规定作完全一致的理解。不管行为人是否履行加入手续,均不影响参加间谍组织的认定。同时,只要能从事实上确认其是从事间谍活动的组织或者间谍组织的代理人,即使尚未被国家安全...
关键词:间谍罪 《反间谍法≯ 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 明知 数罪并罚 
论违法性认识之必要被引量:3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72-77,共6页李海良 刘文祥 
浙江省法学会法学重点课题"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刑法规制研究"(2015NA16);浙江省金华市社科联2015年度重点课题"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刑法规制研究"(Z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心理疏导与犯罪防范对策研究"(11BFX104)
东西方刑法理论的文化思维虽有所不同,但东西方犯罪构成体系大体相同,从刑法保障人权机能的本源来看,刑事归责的最终归宿均应是"责任主义"。在对行为人进行责难或否定性评价时,考虑违法性认识这一主观要素,是责任主义确保刑法保障人权...
关键词:违法性认识 实质违法性认识 形式违法性认识 
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警察权的规范化进路被引量:3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81-92,共12页王雪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心理疏导与犯罪防范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BFX104);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群体性事件的犯罪预防与刑法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011XZYJS011)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种社会矛盾复杂突出,群体性事件也此起彼伏,但公安机关的处置却无章可循,造成社会舆论对其处置措施褒贬不一。虽然目前的法律法规明确了相应的处置原则,对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但是...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处置 警察权 规范化 
群体性事件之心理动因、心理机制与预防对策新论被引量: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18-127,共10页梅传强 徐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心理疏导与犯罪防范对策研究>(11BFX104)阶段性成果;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课题项目(FXY2014125)阶段性成果
群体性事件是人们在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集群行为。群体性事件中,民众对社会公平的向往和追求,化身英雄,捍卫正义的美好愿景,个人愤懑的肆意宣泄,以及回归群体的心理原型是促...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心理动因 心理机制 预防对策 公平正义 
群体性事件中的聚众犯罪防控对策研究
《政法学刊》2015年第1期76-82,共7页王雪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FX104);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11XZYJS011)
社会深刻转型,各种矛盾叠加共振,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价值观追求型和社会泄愤型群体性事件极易引发聚众犯罪。究其原因,主要是深层次矛盾愈发尖锐、利益表达与协商机制失灵、政府公信力下降等社会因素与各种不良社会心态为主的个...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聚众犯罪 犯罪防控 
论聚众犯罪的特征——以群体性事件为视角
《政法学刊》2014年第6期59-64,共6页王雪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心理疏导与犯罪防范对策研究>(11BFX104);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群体性事件的犯罪预防与刑法应对研究>(2011XZYJS011)
在社会矛盾不断深化的当下,部分群体性事件演变、升级为一些聚众犯罪,这不仅是部分群体性事件的极端表现形式,也是当前社会矛盾的必然反应。这些由群体性事件演变而来的聚众犯罪与传统的聚众犯罪相比,呈现出"行为发生的偶发性与情绪性,...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聚众犯罪 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