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52035)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巍杨颖汤伟丽杨颖孙小孟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文理学院齐鲁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济宁学院学报》《上海翻译(中英文)》更多>>
相关主题:恐怖分子好人高校翻译工具翻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图书馆科技查新翻译工具的正确有效使用被引量:3
《上海翻译》2017年第5期43-47,共5页杨巍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C75203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1SKP10)的阶段成果
科技查新是科研立项的有效评价依据,也是评审和鉴定科技成果及为其评奖的有效评价依据,而专业术语又是高校图书馆查新员进入研究课题且避免盲目检索的一个重要线索。由于查新员在科技查新工作中常常会碰到许多涉及专业术语翻译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术语 翻译 科技查新 
寡居者的边缘化生存及其时代内涵——《老妇人和她的猫》与《祝福》女主人公形象比较分析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53-58,共6页汤伟丽 杨颖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丽丝.莱辛作品家庭伦理思想研究"(项目号:12YJC752035)的研究成果
在《老妇人和她的猫》与《祝福》两部短篇小说中,莱辛和鲁迅分别塑造了两个病态社会中的边缘人形象——赫蒂与祥林嫂。作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底层女性,赫蒂与祥林嫂在身份与心理上具有相同的边缘特征。同时,因为民族历史文化语境与...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老妇人和她的猫》 鲁迅 《祝福》 
从爱丽丝的堕落看中产阶级家庭教育问题——重读莱辛的《好人恐怖分子》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74-79,共6页杨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丽丝.莱辛作品家庭伦理思想研究"(项目号:12YJC752035)的部分研究成果
爱丽丝成长在条件优越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最后却选择出走并沦为一名恐怖分子。这样的结局不仅反映资产阶级家庭内部代际关系存在问题,更折射出其家庭教育中的严重危机。
关键词:爱丽丝 好人恐怖分子 中产阶级 家庭教育 
《幸存者回忆录》:一部自由女性的成长蜕变史被引量:1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52-56,共5页杨巍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丽丝.莱辛作品家庭伦理思想研究"(12YJC752035)部分成果
在《幸存者回忆录》的科幻式结尾中,众多无家可归的孩子仅有艾米莉一人获得拯救,这与她早期的家庭悲剧以及后来的社会遭遇密切相关。她正是依靠坚强、真诚和自省,最终才完成蜕变,并实现了自我救赎。
关键词:幸存者回忆录 科幻 艾米莉 自我救赎 
家的困囿,抑或是唯一归宿——解读多丽丝·莱辛的《天黑前的夏天》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6期121-123,共3页杨巍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丽丝.莱辛作品家庭伦理思想研究"(12YJC752035)
在小说《天黑前的夏天》中,中年的凯特曾抛弃女性的传统模式,进行了艰难的自我定义和自我寻求。然而,压抑、困惑和彷徨过后,她却未能摆脱命运的安排,最终顿悟并毅然回家。这反映出英国中年家庭妇女在社会规则和传统目光面前的痛苦与无奈。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天黑前的夏天》 自我定义 中年家庭妇女 
好一个女恐怖分子——解读多丽丝·莱辛的《好人恐怖分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136-139,共4页杨巍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丽丝.莱辛作品家庭伦理思想研究"(12YJC752035)
小说《好人恐怖分子》中的女主人公爱丽丝具有分裂的性格特点,这很大程度上源自早年家庭生活中爱的缺失,而她逐渐沦为一名恐怖分子的悲剧也折射出潜藏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内的种种危机。
关键词:《好人恐怖分子》 爱丽丝 中产阶级家庭 危机 
挚友·错爱——多丽丝·莱辛《祖母》的悲催叙事被引量:1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11-115,共5页杨颖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丽丝.莱辛作品家庭伦理思想研究"(12YJC75203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关于家的建构:多丽丝.莱辛作品家庭伦理思想研究"(11PSK10)的部分成果
初版于2003年的《The Grandmothers》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一部中篇小说集,该书收录了其近年来创作的四部以刻画中老年妇女的情感生活主题的小说,本文针对与该小说集同名的第一个故事《祖母》,即一个安置在和谐家庭背后的...
关键词:祖母 友谊 畸恋  禁忌 
爱的缺失与个体异化——多丽丝·莱辛《好恐怖分子》人物形象解读
《作家》2014年第01X期60-61,共2页孙小孟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丽丝·莱辛作品家庭伦理思想研究”(12YJC752035)
《好恐怖分子》是英国当代小说家多丽丝·莱辛成熟期的作品之一。作者以女性的视角,诠释了母亲对女性的个体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文章从爱丽丝自幼母爱缺失入手,分析了一个因爱的缺失而导致的性格矛盾、母女关系异化、爱情畸形和个...
关键词:《好恐怖分子》 爱的缺失 关系 异化 
畸零的孩子,浮世的镜子——解读多丽丝·莱辛的《浮世畸零人》被引量:1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105-110,共6页杨颖 杨巍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丽丝.莱辛作品家庭伦理思想研究"(12YJC75203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关于家的建构:多丽丝.莱辛作品家庭伦理思想研究"(11PSK10)
《浮世畸零人》讲述了一个被家人抛弃的畸形儿在社会上饱受愚弄和欺骗,最后因对生活彻底绝望而自杀的故事。作者多丽丝·莱辛以畸形儿为叙事主体,通过他在异化的社会中短暂而悲惨的生活经历,折射出了20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
关键词:畸形儿 多丽丝·莱辛 人性 亲情 
男权文化背景下老年妇女的爱、性及婚姻问题——解读多丽丝·莱辛的《又来了,爱情》
《济宁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杨巍 杨颖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C75203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1PSK10)
小说《又来了,爱情》以老年妇女的情感问题为切入点,关注了这一边缘性群体的生存困境,刻画了65岁的女主人公萨拉陷入爱情,但作为一名老年妇女欲爱不能的困惑,其身边众人的在男权文化背景下也存在矛盾的情感纠葛与需求等问题,反映出了男...
关键词:《又来了 爱情》 情感问题 爱、性及婚姻 老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