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W010)

作品数:35被引量:10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怡卢军李直飞李金凤颜同林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聊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辑刊》《学术论坛》《学术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更多>>
相关主题:民国民国文学民国机制文学研究文学视野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嬗变中文学南京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建构——以民国时期文学书写的南京为中心
《学术论坛》2016年第10期119-124,共6页许永宁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的阶段成果
文学南京在民国时期获得了空前的可阐释性。借助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延续着作为地域中心强有力的文化和精神的向心力,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城市形象。文学南京的文化意味与现实遭遇恰恰显现出:民国成立之后,在整个文化的框...
关键词:民国 文学书写 文学南京 他者 自我 
五四文学运动的“革命”话语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166-180,共15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项目编号12A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谱系与结构研究"(项目编号SKZZY2014071)阶段性成果
一、被质疑的“革命” “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经典性概括,也是五四新文学倡导者在当时的普遍认知和表述。但是,究竟如何认定这一“革命”的内涵,当代学者却不无分歧。若如此,则会对五四新文化传统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五四新文学运动 “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话语 新文化传统 历史意义 文化自信 现代中国 
济文字之穷——鲁迅的美术出版历程及思想探究被引量:4
《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2期180-187,共8页卢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W010)
鲁迅的美术工作定位在绍介翻印出版工作。他在搜集古今中外版画书刊、名作原拓的基础上,自费编印十余种画册,印行近万册,以供美术工作者参考再造。鲁迅是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西方版画艺术的绍介者,也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倡导者。鲁...
关键词:鲁迅 美术出版 启蒙 文艺遗产 外国版画 新兴木刻 
大革命文学的“下半旗”——茅盾《蚀》三部曲重读被引量:1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00-108,共9页颜同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贵州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黔教合KY字[2012]087号)的阶段性成果
茅盾早期小说《蚀》的三部曲,是大革命时代现实人生的一面镜子。它通过描写特定时代男女青年参加革命的动机、方式、创伤,以及整个出入于革命的历程与遭遇,呈现了这一时代革命者异样的人生画卷。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女性知识分子等新式女...
关键词:国民革命 《蚀》的三部曲 时代女性 女性命运 
再论王平陵:“民族主义文艺”还是“三民主义文艺”?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10期119-130,共12页张玫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的阶段性成果
王平陵被认为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之一,与文学史不符。"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从种族的意义上阐释民族,淡化成员的主观认同,实为南京国民政府的代称,"文艺"也成为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在民族危机加重的情况下,该口号虽然...
关键词:王平陵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三民主义文艺 党治文艺 
国家与革命——大文学视野下的郭沫若思想转变被引量:16
《学术月刊》2015年第2期113-119,共7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的阶段性成果
跨出个人趣味,在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思想的丰富场景中梳理文学现象的方法一般被称为"大文学视野"。"大文学视野"可以帮助我们在历史与思想的复杂场景中深入梳理郭沫若的思想转变。郭沫若的文学思想转折源于文学之外的社会交往与思想交流...
关键词:郭沫若 大文学视野 国家 革命 
开拓中国“革命文学”研究的新空间——建构现代大文学史观被引量:12
《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2期69-74,共6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
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研究当确立"大文学史观"。回到社会历史的广阔背景上,革命文学的历史谱系及内在精神结构将获得新的梳理和解读;同时,文献的发掘和整理、知识社会学方法的运用及大文学史观的进一步完善等,都将有力地推动方法论的革新...
关键词:革命文学 大文学史观 谱系 结构 
“传统”与中国新诗的艰难性被引量:1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64-69,共6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项目编号:12AZW010)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现代文学诸文体中,尤以中国新诗命运坎坷,争议不断。除了现代中国社会本身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文化因素)之外,从诗歌文体本身加以考察,我们就不得不特别注意"传统文化"的特殊效应。对于诗歌艺术的创造而言,漫长的古典诗歌的辉煌史...
关键词:中国新诗 传统 雅言 
论卞之琳1930-1934年间的创作心态及其诗歌
《文艺争鸣》2014年第10期81-90,共10页高博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卞之琳的诗歌创作,学界已有相当充分的研究,并且这一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30年代作品的讨论。从分期上看,如果按江弱水的分法,将1935年作为卞之琳30年代作品前后期的分界,则论者多关注于1935—1937年间诗人的作品,从论述内容上...
关键词:诗歌创作 创作心态 卞之琳 1934年 1937年 30年代 诗体建设 艺术价值 
大文学视野下的鲁迅杂文被引量:6
《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第9期4-9,共6页李怡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于鲁迅杂文的“文学性”问题,长期以来学界都充满争议,海外汉学界一般都肯定鲁迅的小说,但大多对其杂文不以为然,斥之为创作力衰退的产物。除了我们过去长期将“匕首”与“投枪”的比喻简单政治化加强着阅读界的反感外,鲁迅本人...
关键词:“文学性” 鲁迅杂文 杂文创作 文学观念 文学现象 写作实践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