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C740003)

作品数:3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列过焦艳方一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教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东汉佛经疑问代词何等句法功能语义类型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海外学者对东汉可疑佛经的考辨被引量:1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34-39,共6页方一新 高列过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40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07JC740003)
从20世纪以来,日本佛教学者对汉译佛经的概貌、译者、疑伪经等作了翔实的考证研究,其中不乏对东汉译经的考辨;荷兰著名汉学家许理和(Erich Zürcher)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东汉译经的语言面貌,论述了东汉汉译佛经不同阶段的翻译术语和风格,...
关键词:东汉佛经 考辨 日本学者 许理和 
东汉佛经疑问代词“何等”“何”地位演变差异探究被引量:3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49-57,共9页高列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07JC740003)
"何等"与"何"是东汉佛经使用最为广泛的两个疑问代词,从安世高译经到康孟详译经短短60余年间,"何等"在特指问句中的使用频率下降了,而"何"却稳中有升。之所以此消彼长,是因为"何等"过分集中地使用在事物疑问句中,作主语时,与谓语的搭配...
关键词:东汉佛经 何等  语义类型 句法功能 
论中古“宁”“岂”类是非问句与是非型反问句的区别被引量:2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年第5期83-85,共3页焦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C740003)“东汉—东晋汉译佛经疑问句研究”;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08106020501M339)“中古近代‘宁’‘岂’类问句研究”
通过考察中古汉译佛经和中土文献中的“宁”“岂”类是非问句和反问句,从结构类型、语境、答句三个方面对两种句型的特点作对比分析,从而对两种问句的区别和界定有深层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是非问句 反问句 中古汉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