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ZW003)

作品数:18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柳倩月熊浚吕行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社会科学》《船山学刊》《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民歌神话《文心雕龙》中国民间文学明朝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巴蜀山野之歌到中华风俗诗——竹枝词发展规律考论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70-76,108,共8页柳倩月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11XZW003)。
竹枝词是源于巴蜀民间竹枝山歌的诗歌体裁,是民间山野之歌与文人诗歌相互影响的艺术结晶。由唐迄清,民间竹枝词经由历代文人的仿作拟作,发展演变为文人竹枝词,形成以吟咏风土人情和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风俗诗体,有其内在的发展规...
关键词:竹枝词 发展规律 动力因素 制约机制 
牵牛、织女星神话与《纬书集成》被引量:2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36-42,共7页柳倩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11XZW003)的阶段性成果
以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整理的《纬书集成》为据,对其中与牵牛星、织女星及相关星宿和星群有关的二十七条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纬书中关于牛女星辰的神格化表述,是在古老的占星学与汉代纬学合流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牛郎织...
关键词:《纬书集成》 牛女星辰信仰 牛郎织女传说 
清代学统中的《山海经》序文与“神话历史”观之学术逻辑
《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6期92-97,共6页柳倩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11XZW003)阶段性成果
《山海经》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虽然司马迁奠定了"不敢言之"的传统,但后世仍然有诸多文人学者对它的各种刊本、注本进行评价。这种现象在清代尤其突出,以吴任臣广注、毕沅新校正、郝懿行笺疏、吴承志地理今释...
关键词:清代 《山海经》序文 神话历史观 学术逻辑 
恩施太阳河乡民歌的明清源流考论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40-46,106,共8页柳倩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11XZW003);湖北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鄂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研究"(MY2014B045)
相比于现代化的都市,乡村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更原生态地保存了历史上的民歌传统。位于湖北西南武陵大山区的恩施市太阳河乡,是巴楚文化和土汉文化的沉积区,乡民古来好歌,沿袭成俗。太阳河乡民所唱民歌种类全面、形式多样,极富于艺术魅力,...
关键词:太阳河民歌 明清源流 文本比较 田野踏查 
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的理论范畴与方法论建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55-62,共8页柳倩月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1XZW003)
"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新领域,对于这一研究对象的历史形态、内涵特点、社会文化价值等做理论概括和深入阐释,必须确立适用于它的基本理论范畴,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应将历时性研...
关键词: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 基本面貌 理论范畴 方法论 
以歌存史:论明代民歌批评的民俗内涵被引量:1
《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223-226,共4页柳倩月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11XZW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在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的整体性研究视角之下,明代的民歌批评具有民俗批评的特点,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民俗学内涵。明代知识分子视民歌为民俗歌谣,具有鲜明的"以歌存史"的观念,他们对民歌所作的采录、解释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明人的...
关键词:明朝 民歌批评 民俗内涵 历史意识 
明朝时期南方多民族地区的民歌批评论要
《学术界》2014年第12期189-199,共11页柳倩月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11XZW00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明清以来湖北恩施地区民歌形态与源流研究"(2013-570)
明朝时期有一大批知识分子对南方多民族地区的民歌习俗作了记录、解释和评价,尤其集中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民族成分较为复杂、分布较为集中的布政使司(省)。明人论南方多民族地区的民歌习俗,以汉、苗、瑶、侗、壮等民族最为丰富...
关键词:明朝民歌批评 南方多民族地区 歌俗特点 价值判断 
谣谶与爻占:大传统视野下的民谣功能考辨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227-230,共4页柳倩月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11XZW003)的阶段成果
对民谣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行知识考古和历史还原,在民谣史料的发掘与解读的基础上,分析民谣的谶示功能,揭示民谣与古老的爻占传统之间的相通性,并进一步追索出谣谶与爻占传统共有的文化原型,乃是对神圣言说,即"神谕"的敬畏心理。
关键词:谣谶 爻占 文化原型 神谕 
咒的探秘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68-70,共3页吕行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项目编号:11XZW0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咒"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传承和使用"咒"的人往往被人们尊重或者惧怕,"咒"可以行善,也可为恶,它的双刃充满力量,这力量来自天赐。走进这个神秘的话题,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辅以人类学理论,着力解决关于"咒"的三大问题,即:什么是"咒",...
关键词:“咒” 语言 神秘 力量 式微 
简析《山海经》神话批评的历史嬗变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68-73,共6页熊浚 柳倩月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1XZW003)
《山海经》近两千年的研究历史,构成了《山海经》研究的学术史,古人以序、跋、评点、注疏、诗文等多种形式就《山海经》所发表的看法,突出地体现出古人的神话观。历代学人对《山海经》神话的看法经过了先秦两汉的发生期、魏晋南北朝与...
关键词:《山海经》 神话 古代文献 历史嬗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