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76)

作品数:11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温昌衍钟晋兰麦剑芬黄映琼温昌斌更多>>
相关机构:嘉应学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评论》《嘉应学院学报》《地方文化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方言客家畲族客家方言民系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闽西畲客族群关系的历史演变
《嘉应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5-9,共5页钟晋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粤东北地区客家文化研究”(12AZD076)
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闽西畲族与客家在明代以前、明清时期与近当代的族群关系演变作一梳理与分析,并用个案研究方法探讨了明清时期畲族与客家融为一体的族群关系。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检验国内外人类学领域的族群理论...
关键词:闽西 畲族 客家 族群关系 演变 
论式微方言的现代化出路及民系文化传承——以客家方言为例被引量:5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61-166,共6页麦剑芬 温昌衍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粤东北地区客家文化研究"子项目"客家方言研究"(项目编号:12AZD076);广东省梅州市哲学社会科学2016年规划项目"全球化时代式微方言的现代化出路及地域文化传承探索--以客家方言及文化为例"(项目编号:MZSKLX2016040)
人类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相互比较和竞争的多样性文化,民族方言正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语言环境的深刻变革,使包括客家方言在内的多种民族方言出现了成分流失、传承中断的衰变态势。保护客家方言文化遗产须立...
关键词:客家方言 式微 民系文化 现代化 
普通话助词“了”在梅州客家话中的对应形式及相关问题被引量:3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93-100,共8页黄映琼 温昌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岸客家话比较研究"(编号:13BYY05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粤东北地区客家文化研究"(编号:12AZD076)
文章考察了普通话助词"了"在梅州客家话的对应形式。从表面看,梅州客家话中相当于普通话"了1"和"了2"的词有合一型、二分型和混杂型三种类型。文章在详细描写这三种类型的基础上,结合近代汉语及闽西赣南客家话材料,认为客家话早期层次...
关键词:助词“了” 梅州客家话 助词“来”“去” 合音 
奶娘变天后:河源临水夫人与天后信仰的混融性调查被引量:1
《地方文化研究》2016年第1期72-80,共9页钟晋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粤东北地区客家文化研究"(项目批准编号:12AZD076)之子项目"客家民俗节庆文化"的阶段性成果
天后与包含临水夫人在内的三奶夫人都起源于福建,前者是倍受航海(河)的水手与商人信仰的水上保护神,而后者则是助产保赤的妇婴保护神,两者的信仰群体、作用功能、神祗地位及社会影响等均有很大的不同。然后,天后与三奶夫人信仰随移民迁...
关键词:河源 天后 奶娘 混融 
在家与国之间:以1915-1933年的邓缵先为重点分析被引量:1
《嘉应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12-16,共5页钟晋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ZD07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DL03);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基地招标课题(12KYKT02)
利用邓缵先在新疆戍边安民时所写的诗词及当地方志对其事迹的记载,分析了邓缵先对家乡、家人、故友的情感与在新疆的贡献。邓缵先在家与国之间的选择反映的正是他那崇高的舍家爱国精神。
关键词:家人 国家 新疆 邓缵先 
文献与田野中的妇女集体自杀研究——以清末以降的粤东(阝留)隍镇为中心被引量:2
《嘉应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17-22,共6页钟晋兰 
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DXM7700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ZD076)
结合田野调查获得的口述资料以及地方志、日报等文献资料,对清末以来的粤东妇女集体自杀事件作一分析与探讨。认为地方志与日报中的报道与描述均有失实之处,叙述的内容明显有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裁剪历史的做法。只有结合人类学与历史...
关键词:文献 田野 妇女 集体自杀 (阝留)隍镇 
闽西神犬崇拜及历史文化意义
《学术评论》2014年第2期68-73,共6页钟晋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粤东北地区客家文化研究"(12AZD076)之子项目"客家民俗节庆文化"的阶段性成果
一、前言闽西是目前学界所称的“客家大本营”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许多盘、蓝、雷等姓畲族向东、向北迁移,使闽粤赣边逐渐成为客家人的聚居地。但今天仍然生活着一些畲族,包括上杭县...
关键词:文化意义 历史 闽西 生活习俗 客家人 聚居地 畲族  
略论方言词“实同形异”的表现及成因——以广东客、闽、粤方言为例被引量:1
《嘉应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23-26,共4页温昌斌 温昌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7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YJA740098);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项目(粤财教[2011]431号)
"实同形异"是汉语方言词之间的主要差异。主要以广东三大方言(客家话、潮汕话、粤方言)的代表点(梅县、潮州、广州)词语为例,分析了"实同形异"的表现及原因。
关键词:方言词差异 “实同形异” 表现 原因 
文化认同:客家认同的心理基础与本质
《嘉应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23-27,共5页陈海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7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YJA740098);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项目(粤财教[2011]431号)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民系具有强烈的认同心理,而客家人的这种认同主要表现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客家人认同的心理归属与精神纽带,对文化的认同是海内外客家人追求的根本。客家是一个文化群体,文化是客家民系之根。所谓的血缘...
关键词:客家 族群认同 文化认同 
两岸客家话词汇异同概说——以梅州客家话与台湾梅州腔客家话为例被引量:3
《嘉应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5-11,共7页温昌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76);教育部规划项目(11YJA740098);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项目(粤财教[2011]〗431号);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DXM008)
一方面,两岸客家话因为有源流关系,所以词汇共性很多,这是主要的方面;另一方面,台湾客家话与大陆原乡客家话分离时间较久,两者词汇出现了差异,这是次要的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举例论述,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两岸客家话 词汇异同 原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