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123])

作品数:30被引量:22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殷企平胡强高晓玲陈礼珍李思兰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外文学》《外国文学评论》《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共同体文化英国文学体形狄更斯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英国早期报刊与小册子的“公共空间”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7期86-93,共8页吴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12&ZD172)。
在早期现代时期的英国,人们对新闻的关注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手工抄写的新闻书信与小册子作为英国报刊的最初形式,与口耳相传这一古老方式,共同对当时商业、贸易以及政治等重大事件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英国的早期报刊与小...
关键词:早期报刊 小册子 公共空间 民族共同体意识 
乔叟对中古英语的点化和英格兰民族的催生
《海外英语》2020年第22期1-4,7,共5页高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12&ZD172)。
被誉为“英语诗歌之父”的杰弗里·乔叟不仅是英国文学的先驱,而且为中古英语的发展和英格兰民族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大量借用法语和拉丁语词汇,极大地扩充了中古英语的词汇量,增强了它的表现力,使其摆脱了“粗鄙语言”的尴尬地...
关键词:乔叟 中古英语 语体特色 诗歌格律 民族精神 
庄园的神话化与祛魅——《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双重视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36-42,共7页曾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12&ZD17)。
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亨利·詹姆斯分别以理想化和历史化的语言再现了两座英国庄园,展现了对维多利亚时代盛行的庄园神话的矛盾态度。小说一方面以理想化的语言将花园山庄塑造成真实的英国性的符号,从而与庄园神话形成了呼应;另一方...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一位女士的画像》 庄园 英国性 
文化观念流变与英国文学典籍研究被引量:2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12,共12页殷企平 胡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12&ZD172)。
本研究所说的"文化观念",是限定在文学典籍视域中的文化观念,特指文学典籍中所体现的、具有针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内涵的、支配一个民族总体生活方式的思想观念。当然,这样的文化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其复杂的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
关键词:文化观念 英国文学 流变 典籍 
乌托邦中的转型迷思与想象共同体——从《埃瑞璜》到《重返埃瑞璜》
《探索与批评》2020年第1期52-66,共15页赵海虹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项目编号:12&ZD172)。
塞缪尔·巴特勒的《埃瑞璜》一直被视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讽刺小说或“讽刺乌托邦”小说。笔者试从“转型焦虑”的关注点出发,将“讽刺家巴特勒”还原为“预言家巴特勒”,以“罪病倒置”和“机器之书”两大核心情节为突破口,指出《埃...
关键词:乌托邦 共同体形塑 “演化论” 人工智能 
“找家”的书:《霍华德庄园》中的共同体重塑被引量:4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119-124,共6页文蓉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胡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12&ZD172)的子课题“文化观念拓展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福斯特小说中的共同体文化研究”(GD17XWW25)的研究成果
福斯特的代表作《霍华德庄园》被称为一部“找家”的书。批评界主要从联结观、生态主义及焦虑主题等角度分析这部作品,而对镶嵌于文本中的共同体意识多有忽视。小说通过对当时社会共同体意识缺位的描写,折射出对共同体的思考和憧憬。在...
关键词:福斯特 《霍华德庄园》 共同体 心智培育 
消费社会、生活方式与趣味“追逐”——20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学中的文化观念变迁被引量:2
《外国语言与文化》2019年第2期59-68,共10页胡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12&ZD172)
消费社会带来了物质的丰盛繁荣,也带来了人性的巨大变化。在观念层面,变化的本质是一种以欲望逻辑为核心的生活方式。考察20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学中的文化观念变迁,观念所依附的介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析视角。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媒介创新...
关键词:社会变迁 生活方式 趣味 文化观念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杯酒留痕》中的伦理关怀被引量:2
《当代外国文学》2019年第1期139-146,共8页王延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12&ZD17)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
《杯酒留痕》中的伦理关怀既非乌托邦式的幻想,又非阶级意识的暴力想象。通过刻画战后英国的劳工阶层群像,斯威夫特在展现家庭邻里关系的同时,回溯历史现实,聚焦文化流变中人物面临的挑战,表达了深刻的道德反思与人文情怀。作者采用非...
关键词: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杯酒留痕》 伦理关怀 
铸造有良心的民族语言与文化——评萨克雷小说《名利场》被引量:5
《外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4期58-68,共11页孙艳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12&ZD17);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地项目"萨克雷小说中的民族良心研究"(2017JD16);杭州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话语传播研究中心资助~~
"民族良心"作为文化命题,是构建民族特性、文化身份和行为准则的过程。本文聚焦《名利场》中女主人公利蓓加·夏泼扔弃《英语大辞典》这一举动,指出萨克雷将约翰逊博士的词典看作民族知识、文化乃至道德象征,深刻意识到英语起着对内凝...
关键词:萨克雷 《名利场》 民族良心 文化认同 
伍尔夫《幕间》中的心智培育——对命运共同体的追寻被引量:3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77-84,共8页邱高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ZD17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意识流小说的先锋作家,虽然学界对其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和阐释方法,但就伍尔夫关于"心智培育"的主题阐述较少。通过对《幕间》中三对主要人物加以探讨,分析其在心智抗衡的过程中由个体走向共同体,最...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幕间》 心智培育 共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