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51048)

作品数:14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亚民杜晓梅常翔宇吴睿睿刘玉琴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陇东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亚外语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西部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俄侨音乐家俄侨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纪事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补丁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在华俄侨音乐家及其活动被引量:2
《文化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9-17,共9页王亚民 吴睿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丝绸之路中外艺术交流图志"(项目编号:16ZDA17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3YJA751048);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作家及其作品研究(1920-1950)"(项目编号:14ZS043);华东师范大学跨学科工作坊项目"中国现当代音乐史新史料研究--中国俄罗斯侨民音乐教育与活动"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初,一批俄侨音乐教育家和表演艺术家因历史的原因来到中国,并生活和工作了近半个世纪,为中国培养了最早一批杰出的现代音乐人才。此外,俄侨在中国的音乐演出活动不仅使哈尔滨享有"音乐之都"的美誉,也曾占据"上海国际艺坛的半壁江...
关键词:俄侨 中国 近现代音乐史 价值与地位 缺失 
中国在华俄罗斯侨民文学研究25年被引量:3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150-158,共9页王亚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文学研究"(13YJA751048);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作家及其作品研究(1920-1950)"(14ZS043);华东师范大学跨学科工作坊项目"中国现当代音乐史新史料研究--中国俄罗斯侨民音乐教育与活动"
中国在华俄侨文学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走过大约25年的历程,大致经历了3个主要发展阶段,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研究群体和成果发表阵地,研究内容呈现纵深化和多元化的特征。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全球俄侨文学的研究,也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
关键词:俄侨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俄罗斯文学 
文艺文献文学:纪实文学创作的新维度——以《切尔诺贝利的祈祷:未来纪事》为例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7年第1期50-60,共11页杜晓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3YJA751048);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ZS043)的阶段性成果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С.阿列克西耶维奇以俄罗斯社会历史为背景,在真实记录事件的同时,意图使读者形成一种新的哲学史观,创造出新的纪实文学体裁"文艺文献文学"。本文以《切尔诺贝利的祈祷:未来纪事》为例,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真实...
关键词:C.阿列克西耶维奇 纪实 文艺文献文学 创新 
“满洲”密林的生态书写与哲学性思考--以伪满洲国俄侨作家尼·巴依科夫的《大王》为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7-12,共6页王亚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3YJA751048);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ZS043)
《大王》被称为"世界生态文学的开山之作"。作品中尼·巴依科夫歌颂了20世纪初中国东北原始森林的自然和谐美,对工业发展、城市扩张后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形态之间关系给予深切的关注。整部作品通过虎大王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生态环...
关键词:“满洲” 俄侨 尼·巴依科夫 《大王》 生态批判 
尼·巴依科夫创作和研究中的“满洲主题”——兼论其对我国东北自然研究的贡献与价值被引量:1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23-28,共6页杜晓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3YJA751048);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ZS043)
尼·巴依科夫是20世纪初哈尔滨俄侨中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和自然科学家。他一生对"满洲"深怀感情,"满洲"自然成为其创作和研究的唯一主题。他把对"满洲"地理的勘探和测绘,以及对动物、植物的研究从边疆地区、江河流域和铁路沿线地区拓展到...
关键词:“满洲”自然 东北研究 巴依科夫 
文艺文献文学:俄罗斯纪实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以《切尔诺贝利的祈祷:未来纪事》为例
《俄罗斯研究》2016年第6期149-167,共19页杜晓梅 王亚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A751048);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作家及其作品研究(1920-1950)"(项目批准号:14ZS043)的阶段性成果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С·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创作,无论从国家历史,还是作家的独特经历、作品的主题来看,都与俄苏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作家在继承俄罗斯纪实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独具特点的纪实文学新体裁"文艺文献文学"。以《切...
关键词:C·阿列克西耶维奇 文艺文献文学 纪实创新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翻译与接受被引量:2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3期64-71,共8页王亚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文学研究"(13YJA751048);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作家及其作品研究(1920-1950)"(14ZS043)的阶段性成果
俄罗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不仅令世界瞩目,他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与研究成果同样卓著。尽管俄罗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几经波折,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保持着时密切时疏离,时附和时批驳的冷热不均的关系,但却从未中断过,其...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俄罗斯 翻译 研究 
“上海第一名流骑士”维尔京斯基考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6年第1期37-43,共7页王亚民 刘玉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3YJA75104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俄侨教育活动对上海区域文化影响研究(1920-1950)"(项目编号:2011BWY004);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作家及其作品研究(1920-1950)"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ZS043)
20世纪初,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俄罗斯音乐家、表演艺术家先后来到上海,他们不仅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而且他们自己也成为"上海国际艺坛的半壁江山",为上海的音乐文化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其中就有表演艺术家...
关键词:俄侨 表演艺术家 诗人 上海 
中国现代文学与俄侨文学中的上海——以20世纪20—30年代为中心
《兰州学刊》2015年第8期6-11,共6页王亚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3YJA751048);2012年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作家及其作品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上海书写由来已久,形象各异,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上海正处在向现代化都市迈进、中西文化交汇,消费文化盛行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上海书写尤其突出。就在这同一时期的中国还存在着有关上海的另一...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俄罗斯侨民文学 上海书写 理想与追求 
《边界》:俄侨在中国的知音——以1939年出版的全刊为例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年第2期57-62,共6页王亚民 刘益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文学研究"(13YJA75104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俄侨教育活动对上海区域文化影响研究(1920-1950)"(2011BWY004);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上半叶上海俄侨教育与启示研究"(B11015);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上海俄罗斯侨民作家及其作品研究(1920-1950)"(14ZS043)的阶段性成果
《边界》是俄侨在哈尔滨创办的俄文周刊,存在时间长达18年。杂志图文并茂,内容十分丰富,是一本集文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期刊,是俄侨在中国办刊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波及面最广、影响力最持久、最受俄侨欢迎的杂志。...
关键词:中国 俄侨 《边界》 1939年 精神家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