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51056)

作品数:11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许祖华谭苏潘蕾王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绍兴文理学院学报》《鲁迅研究月刊》《浙江学刊》《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鲁迅小说修辞白描语用修辞新论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鲁迅小说的叙述性话语及语用修辞
《长江学术》2015年第4期79-88,共10页许祖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鲁迅小说修辞的三维透视与现代阐释"(项目批准号:13YJA75105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分析鲁迅小说的两类叙述话语,一类是叙述人物"行状"的话语,另一类是叙述情景的话语。两类叙述话语的修辞,神采分呈,魅力十足,不仅有效地彰显了鲁迅小说的艺术风貌,而且也直接地显示了鲁迅的智慧水准。这些叙述话语中的语用修辞...
关键词:鲁迅小说 叙述话语 平常词语 艺术化 思想化 
鲁迅小说中肤觉书写的隐喻认知
《浙江学刊》2015年第4期97-105,共9页谭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3YJA751056);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G237)成果之一
肤觉被称为一切感觉之母,鲁迅在小说中进行人物塑造和主旨传达时,充分关注到人物细微多变的肤觉感知,并赋予文本中的肤觉描写以深刻的隐喻义。从隐喻认知的角度而言,鲁迅小说中的肤觉书写具有丰富的隐喻内蕴,触觉描写反映了特定环境下...
关键词:鲁迅小说 肤觉 触觉 温觉 痛觉 隐喻认知 
鲁迅小说的形象色彩修辞与“陌生化”
《东岳论丛》2015年第7期96-100,共5页谭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51056);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校级项目(KY201409)成果之一
鲁迅小说的形象色彩修辞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透过"陌生化"的理论视角和思维途径观照鲁迅小说,能够把握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的别样风貌。鲁迅小说的陌生化效果,主要体现在语言的陌生化和感觉的陌生化两个维度,这既与鲁迅的语言技巧有关...
关键词:鲁迅小说 形象色彩 陌生化 
《头发的故事》的话语及语用修辞
《华夏文化论坛》2015年第1期87-95,共9页许祖华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鲁迅小说修辞的三维透视与现代阐释”(13YJA751056)
《头发的故事》这篇小说的话语修辞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话语主题的顺向推进的修辞法,一种是话语主题转折的修辞法。在这两类话语修辞中,最值得分析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物的独白话语中普通词语的修辞意义及与鲁迅使用词语的个性问题,如"...
关键词:《头发的故事》 话语修辞 语用修辞 
鲁迅小说中社会环境的书写维度与内涵特征被引量:3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40-45,共6页谭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3YJA751056);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G237);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校级项目(KY201409)
社会环境是反映时代、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泛环境,鲁迅小说中的社会环境书写具有真实揭露、大胆抨击、无所畏惧的主观意图,展示出"上流社会的堕落""下层社会的不幸""革命者的悲哀"等丰富的社会内涵。鲁迅小说中的社会环境主要通过三个...
关键词:鲁迅小说 社会环境 空间环境 人际关系 心理环境 
鲁迅小说书写风物的传统性与创造性被引量:3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7,共7页许祖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51056)
鲁迅小说书写风物手法的传统性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白描手法的精巧使用方面;其修辞的传统性则主要表现在采用"少做作"的自然修辞方面。鲁迅小说书写风物的手法及修辞的创造性则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的白描及"少做作"的自然修辞的创造性使用方面。
关键词:鲁迅小说 风物 白描 自然修辞 
论鲁迅小说中黑色语码的修辞性表达被引量: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25-30,共6页谭苏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鲁迅小说修辞的三维透视与现代阐释";项目批准号:13YJA751056
鲁迅对颜色词语的使用非常娴熟,他的小说文本中大量关于"黑色"的描写及所产生的修辞效果是值得关注的。黑色在鲁迅小说中的修辞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空间维度、形象维度、心理维度,并与"铁屋子""高墙""黑圆圈"等意象相联系,表现出鲁...
关键词:鲁迅小说 黑色 修辞 象征 隐喻 
论声响修辞在鲁迅小说中的多重内涵
《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第1期86-92,共7页谭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鲁迅小说修辞的三维透视与现代阐释"(13YJA751056)阶段性成果
我们栖息在一个有色有声的世界,面对的不仅是由形状、颜色、光线等构成的视觉世界,也置身于由不同声音所构建的听觉世界。声音是自由的,转瞬即逝的,如何通过有序的方式将声音记录、诠释、以及再现,文学无疑是具有这种转化功能的有...
关键词:鲁迅小说 内涵 修辞 声响 声音记录 世界 文学 
鲁迅的白描观新论被引量:4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31-136,共6页许祖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鲁迅小说修辞的三维透视与现代阐释"(13YJA751056)
鲁迅的白描观,既历史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论关于白描的理论成果,更在新的时代发展、丰富、提升了中国传统的白描理论。这正是鲁迅白描观的基本价值。鲁迅白描观对传统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修辞学的层面,即:继承了中国传统文论关于白描作为...
关键词:鲁迅 白描 风格 原则 
鲁迅小说风俗化人名的修辞意义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第2期98-103,共6页许祖华 潘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规划项目(13YJA751056)
鲁迅小说中风俗化的人名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数字人名,一类是拟音人名,还有一类是与绍兴地方掌故有密切关系的人名。这三类人名,不仅具有鲜明的风俗化特征,而且其艺术修辞的特征和效果,还从一个特殊的方面显示了鲁迅小说这个海纳百川的艺...
关键词:鲁迅 绍兴 风俗化人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