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话语

作品数:313被引量:53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开晟郑敏宇申丹王一川何辉斌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晋文化 国际传播的多元协同路径探析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4年第16期53-55,共3页边泽宁 
“研究生教育海外推广研究”(编号:2021YJJG174)山西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晋文化传播视域下留学生文化显隐性课程体系建设”(编号:SSKLZDKT2022072)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上述论述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作出了战略部署,也为...
关键词:可行性路径 文化安全意识 三晋文化 中华文化 中国叙事 中国话语 叙述话语 多元协同 
胡安·玛尤尔卡剧作中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天堂之路》《坐最后一排的男生》为例
《戏剧之家》2024年第10期3-5,共3页童琳然 
本文从空间叙事角度对胡安·玛尤尔卡的两部剧作《天堂之路》《坐最后一排的男生》进行研究。两部剧作均采用“戏中戏”手法,建立现实与虚构的双重时空。前者凸显空间兼容中的异样声音,拉开真实与虚假的距离;后者通过戏剧的蒙太奇手法...
关键词:西班牙戏剧 空间叙事 叙述话语 
摩西传统与犹太身份的创制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2期166-172,共7页田海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五经中的宗教、记忆与传统研究”(19BZJ003)阶段性成果。
在《出埃及记》至《申命记》的叙述里,摩西不仅是卓越的先知,而且是古代以色列人的民族英雄。出埃及、西奈启示、律法颁布与人神之约关系的建立,都同摩西密切相关,并形成强大的摩西传统。对摩西传统的讨论,涉及圣经文本、古代以色列宗...
关键词:摩西 五经 犹太身份 文化记忆 叙述话语 
当非虚构小说与女性主义叙事相遇——以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为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第26期6-12,共7页韩乐菲 杨建刚 
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女性主义文评与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相结合的产物,为女性主义文本阐释提供了新视角。在当前非虚构小说浪潮裹挟下,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领域必然要走出虚构文本的舒适区,在非虚构文本视域下探索文体更迭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非虚构小说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述话语 叙述视角 女性化性别特征 阿列克谢耶维奇 
《红楼梦》叙事空间中的文化意蕴——评《红楼梦叙事》
《语文建设》2023年第13期I0002-I0002,共1页李艳华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典白话小说高度的艺术成就,也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智慧。由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红楼梦叙事》一书,是罕见的从叙事学角度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它从叙述结构、叙述...
关键词:叙事空间 不可靠叙述 《红楼梦》 红学研究 叙述话语 叙述结构 传统文化研究 古典白话小说 
深厚历史感的建构策略——以历史人文纪录片《河西走廊》为例被引量:3
《电影评介》2023年第9期76-80,共5页董儒 
中华民族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支撑,更离不开对国民精神及其历史感的激发,而厚植历史感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观看纪录片。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不仅能将观众拉入异质时空的情境,还能将历史引入当下的文化语境,从而寻找历史与当代人的共鸣,找到被...
关键词:建构策略 情感共鸣 历史情境 历史感 国民精神 华夏文明 河西走廊 叙述话语 
论第三代导演在新时期的创作探索
《中国报业》2023年第8期173-175,共3页杨琳 
从1979年到1986年,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叙事的讲述者,第三代导演在新时期通过寻唤人情、人性的归位,追求真实美学理想和电影现代性,以进一步探索电影艺术。然而“革命的”大众神话已内化为他们的情感方式与实践准则,历史反思框定在...
关键词:第三代导演 主流叙述话语 走出与返回 
以叙事学“时距”为切入点,探析《百合花》的丰富意蕴
《语文学习》2023年第3期53-56,共4页沈纳新 
在叙事学中探讨“时间”,主要有三个维度,热奈特在《叙述话语》这本书中提出了“时序”“时距”“频率”概念,这些和时间有关的概念共同构成了小说中的时间奥秘,高明的作者总是在作品中巧妙拨弄时间的表针,控制叙事的顺序和节奏。茹志...
关键词:叙述话语 茹志鹃 叙事学 《百合花》 热奈特 时距 丰富意蕴 
“苟活”还是“觉醒”——《祝福》与《生死场》两个不同视域中女性形象的契合与异变
《文教资料》2023年第4期10-14,共5页王超洋 
从“五四”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祝福》与《生死场》这两个代表性的文本分别从不同的视域塑造了“被压迫与被奴役者的形象”以及“觉醒者的形象”,其中涉及“女性觉醒”的不同状态体现了历时性的“契合”。然而通过比较两个文本在叙述...
关键词:同构性 “二元对立”与“三角结构” 女性解放 叙述话语 乡村伦理 
万物自有口舌——朱辉小说《英雄牌钢笔》读札被引量:1
《长城》2023年第1期15-17,共3页傅元峰 
《英雄牌钢笔》是朱辉小说中比较特别的一篇。事件在其中迟迟不愿出声;叙事者的历史洞察力悬置在年代恋物癖里,让人怀疑这支钢笔只来自日常生活的偶在,生命摇曳于季候,包含种种意犹未尽之处。小说在开头就给人这种美好的感觉:叙述话语...
关键词:叙述话语 朱辉 恋物癖 叙事者 自得其乐 钢笔 意犹未尽 历史洞察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