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2015)

作品数:16被引量:18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庄丽娜田伟戴向明陈杰周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人类学学报》《华夏考古》《东南文化》《考古与文物》更多>>
相关主题:遗址墓地石制品磨制石器石料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江西樟树筑卫城遗址大型建筑基址发掘简报被引量:4
《南方文物》2018年第1期121-128,共8页周广明 李昆 马思义 廖九如 黄水根 雷鸣鸿 张建仕 王臻 赵建鹏 和奇 张永建 施连喜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2013-2015)》之《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聚藩与居民研究》(课题编号:2013BAK08B05)子课题“以筑卫城遗址为中心的清江流域聚落考古研究”阶段性成果.
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办事处大姑山北坡土岗上的筑卫城遗址,距樟树市市区6公里,因有一座拱卫士城而得名。其地理坐标:北纬28°02′03″~14″.东经115°36′14″-29″,海拔28~60米④(图一)。以筑卫城遗址为中心,赣江东岸...
关键词:古文化遗址 樟树市 江西省 卫城 发掘简报 建筑基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街道办事处 
江西樟树筑卫城建筑基址试析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18年第1期129-134,共6页周广明 施连喜 李昆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2013-2015)>之<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课题编号:2013BAK08B05)子课题"以筑卫城遗址为中心的清江流域聚落考古研究"阶段性成果
樟树市(原清江县)筑卫城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城址。197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和江西省、樟树市文博工作者,在筑卫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获得上层为商周文化遗存,下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的两个不同时期的地层。
关键词:樟树市 江西省 建筑基址 卫城 新石器时代晚期 商周时期 考古发掘 文化遗存 
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韩家圪旦地点发掘简报被引量:29
《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4期14-24,共11页孙周勇 邵晶 邵安定 赵向辉 杨国旗 康宁武 周健 李建军 屈凤鸣 刘小明 卫雪 徐舸 高升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2013-2015)”子课题“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课题编号2013BAK08b05)研究成果
韩家圪旦地点位于陕西神木石峁城址内城中部偏东的一处东西向"舌形"山峁,与皇城台隔沟相望,是一处重要的居址与墓葬交错分布区域。2014年陕西省考古院等对其进行发掘,资料表明,韩家圪旦地点先后承担过居址和墓地两种聚落功能。该地点早...
关键词:神木 石峁遗址 韩家圪旦地点 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早期 
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2012年发掘简报被引量:15
《考古》2016年第1期40-53,共14页陈国科 王辉 杨月光 杨谊时 芦国华 林怡娴 李文欢 景小庆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2013-2015)”之“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课题编号2013BAK08B05)的资助
2012年,马鬃山玉矿遗址第一地点发掘了灰坑、房址、石台基等遗迹。属于汉文化与骟马文化的两类陶片并存,发掘区遗存的年代初步推定为战国至汉代。本次发掘的为选料作坊区,半地穴房址大多应为作坊。作为包含防御区、采矿区、选料作坊区...
关键词:甘肃 肃北县 马鬃山 玉矿遗址 
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2年的发掘被引量:27
《考古》2015年第10期25-45,共21页阿如娜 李雪欣 胡春柏 吉平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2013~2015)》之《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课题编号2013BAK08B05)子课题研究项目
哈民忙哈遗址位于内蒙古科左巾旗舍伯吐镇东偏南约20公里处,西南距通辽市区约50公里。遗址位于西辽河及其支流新开河之间,地处西辽河平原东部科尔沁沙地腹心地带(图一)。2010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通(辽)-霍(...
关键词:哈民忙哈遗址 史前聚落 玉器 双环壕 文化面貌 
上海福泉山遗址吴家场墓地2010年发掘简报被引量:19
《考古》2015年第10期46-65,共20页陈杰 周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2013~2015)”课题之《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编号2013BAK08B05);上海市社科课题“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实验室考古清理及出土文物的保护与研究”(编号2011BLS001)资助
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对福泉山遗址吴家场等三个地点进行发掘,清理了4座良渚文化墓葬及其他遗迹。本文重点报道了吴家场的4座良渚文化墓葬,其中M207为良渚文化晚期权贵大墓,随葬玉琮、璧、钺,以及象牙权杖、人头盖骨碗等重要遗物,由...
关键词:福泉山遗址 良渚文化 权贵墓葬 吴家场墓地 象牙权杖 
陶寺遗址石制品复制实验与磨制工艺被引量:7
《人类学学报》2015年第2期192-201,共10页翟少冬 
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中原地区的磨制石器生产与中国早期城市化进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2013-2015)"(2013BAK08B00)子课题"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资源;技术与生业研究"(2013BAK08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陶寺遗址的石器生产技术和石料资源利用:中国早期城市出现的经济支撑"(41402160)
本文主要介绍了陶寺遗址石制品复制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其中,过程部分主要介绍了磨制石器的复制。结果部分主要是通过实验考察了陶寺遗址磨制石器生产所需的几种工艺,以及这些工艺的操作所需的工具、时间等因素。文章认为,陶...
关键词:陶寺遗址 复制实验 磨制石器 制作工艺 
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07~2012年勘查与发掘简报被引量:9
《考古》2015年第5期17-33,共17页戴向明 田伟 庄丽娜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2013-2015)"之"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课题编号2013BAK08B05)的资助
2003~2006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运城盆地东部开展了拉网式区域系统调查,旨在探索晋南地区早期国家与文明起源等相关问题。周家庄遗址就是此次调查发现并确认的先秦遗址中...
关键词:周家庄遗址 环壕 聚落 龙山期 陶寺类型 
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居址与墓地2007~2012年的发掘被引量:18
《考古》2015年第5期34-59,共26页戴向明 田伟 庄丽娜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2013-2015)"之"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课题编号2013BAK08B05)的资助
周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绛县横水镇周家庄、崔村及其附近地区。2007年秋季,在前期测查与试掘的基础上,我们正式开始在周家庄遗址进行发掘工作。首次发掘的地点位于遗址中部偏东南、周家庄村东冲沟以北的一片区域(网一),布设了4个10米...
关键词:周家庄遗址 龙山期 房址 墓葬 瓮棺葬 
尧都何在?——陶寺城址发现的考古指证被引量:18
《史志学刊》2015年第2期1-6,共6页何驽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2013-2015)>之<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三大都邑性聚落综合研究>(课题编号:2013BAK08B04)陶寺专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之"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经费支持
本文旨在破解中国历史上两大疑案。其一,何为中国?其二,尧都何在?关于尧都的地点历来众说纷纭,唯有考古侦探与相关文献记载系统对比,方能得出可靠结论。根据陶寺都城遗址的考古证据及考古指证的证据链,可知现有考古资料多角度指证陶寺乃...
关键词:尧都 陶寺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