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J001)

作品数:25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建永汤用彤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府新论》《哲学研究》《中国道教》《中国典籍与文化》更多>>
相关主题:佛教史研究道家学衡派佛教史陈寅恪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汤一介先生学术年表
《云梦学刊》2020年第4期42-53,共12页赵建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用彤与20世纪宗教学研究新证”(11CZJ001);天津社科院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哲学新领域的开辟”(14YZD-06)。
1927年,1岁2月16日,汤一介先生出生于天津,其父汤用彤先生当时任教于南开大学。汤氏家族视读书为本分,汤用彤先生希望儿子继承此家风,一生读书做学问,遂取"一介书生"之义而命名"一介"。先生的一生,后来也正如其父所愿,是在读书、教书、...
关键词:天津南开大学 汤一介 汤用彤先生 中央大学 家风 读书 做学问 环境的影响 
汤用彤南开时期讲义初探被引量:1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34-44,共11页赵建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ZJ001);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2010F10001)
汤用彤在主持南开大学哲学系期间为南开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讲过南开哲学系几乎所有课程,现知有哲学史、佛学史等12门。在西南联大他新开讲10门课程,又与南开师生一起精诚合作,培养出一大批学术骨干,为南开大学各项学科建设做...
关键词:汤用彤 西哲东渐 讲义手稿 学科建设 中西会通 
汤用彤著佛教史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被引量:1
《法音》2017年第4期26-32,33-35,共10页赵建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用彤与20世纪宗教学研究新证"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CZJ001
佛教在现代学术上之地位是于中外文化的交汇中形成的。内因是清朝末年旧体制崩溃导致了传统经学衰微,促使诸子学、佛学走向复苏。外因是佛教研究在西方被纳入东方学范围.成为国际性显学。对佛教史做现代的实证研究,以欧美、日本得风...
关键词:佛教史研究 汤用彤 国际学术界 现代学术 中外文化 清朝末年 佛教研究 实证研究 
熊十力致北大校长诸公函被引量:2
《云梦学刊》2016年第4期27-29,共3页熊十力 赵建永(整理/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用彤与20世纪宗教学研究新证”(11CZJ001);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哲学新领域的开辟--从文化研究到生活哲学”(14YZD-06)
整理说明:近年来,笔者于北京大学档案馆发现了一些学者的往来信函,其中有一份档案原题“熊十力请求回南京给北大校长、林伯渠、董必武的信”,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秘藏于不对外开放的校长办公室的专门档案里,故尚未收入《熊十力全集...
关键词:《熊十力全集》 校长办公室 北大 公函 北京大学 专门档案 对外开放 成长道路 
中国哲学学科创建视域下冯友兰与汤用彤的学术交往
《云梦学刊》2016年第1期23-27,共5页赵建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用彤与20世纪宗教学研究新证"(项目编号11CZJ001)阶段性成果
冯友兰与汤用彤都是20世纪中国哲学界的领军人物,共同对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们的学术交往与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密切相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哲学问题的提出、思想形成的重大转关和中国现代学术的转型背景。前贤...
关键词:中国哲学 学科建设 学术交往 冯友兰 汤用彤 
道教身学的现代价值
《中国道教》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赵建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用彤与20世纪宗教学研究新证"(编号11CZJ001);天津社科院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哲学新领域的开辟--从文化研究到生活哲学"(编号14YZD-06)阶段性成果
人类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态度,是文明发展各个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人类每次思想解放,都首先开始并最终落实于身体的解放。有关身体及其与心灵关系的认知和观念上的突破,贯穿于社会的进化历程。李约瑟指出:“道教的身体不朽...
关键词:道教史 李约瑟 道家文化 思想解放 三元延寿参赞书 中国思想 进化历程 内丹 外丹 修真 
教界与学界《太平经》研究之比较——以陈撄宁与汤用彤、陈寅恪为中心
《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2期65-68,共4页赵建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用彤与20世纪宗教学研究新证"阶段性成果(编号11CZJ001)
在研究《太平经》的过程中,陈撄宁一方面证实了陈寅恪、汤用彤关于《太平经》的一些观点,另一方面也以新视角对陈寅恪、汤用彤之说多有推进,并开启了内在理路的《太平经》研究。他们在这些问题上各尽其妙,使学界和教界对早期道教与《太...
关键词:陈撄宁 汤用彤 陈寅恪 太平经 
传统儒学现代转化的早期尝试——以汤用彤的理学救国论为例
《孔子研究》2015年第1期145-151,共7页赵建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用彤与20世纪宗教学研究新证"(项目编号:11CZJ001)的阶段性成果
汤用彤在清华时期发表的《理学谵言》等儒学论文,是探究新儒家和学衡派产生渊源的重要文献。他以道德为立己和立国的基本,阐发以道德实践为本的宋明理学救治时弊的效用和它所具有的普遍价值。辛亥革命后从"反传统"到"接续"传统,学衡派...
关键词:道德 理学 学衡派 新儒学 汤用彤 
汤用彤与新人文主义关系新证——兼论汤用彤与学衡派的关系
《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95-99,124,共5页赵建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1CZJ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编号201104041)
学衡派在新人文主义指引下的文化批评和由此而展开的学术研究,是把他们和国粹派、激进派、西化派区别开来的标志。以往学界的关注点主要是在文化批评方面,而对以汤用彤为代表的学衡派成员学术思想的发掘是有待加强的重要环节。文中根据...
关键词:汤用彤 白璧德 新人文主义 学衡派 
性命兼修、身心合一的养生:道家生活化的必由之途被引量:1
《中国道教》2014年第3期30-32,共3页赵建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用彤与20世纪宗教学研究新证"(编号11CZJ001);天津社科院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哲学新领域的开辟--从文化研究到生活哲学"(编号14YZD-06)阶段性成果
现代科技的发达给人们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然而人的身心和谐却未能与之同行。焦虑、抑郁、失眠、人格分裂等现象愈演愈烈,解决身心和谐问题已成当务之急。在传统道家(教)的智慧中,深蕴着解救世人身心困境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身心合一 道家 生活化 养生 物质生活条件 身心和谐 现代科技 人格分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