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撄宁

作品数:126被引量:5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延刚牟钟鉴刘延刚吴振亚何建明更多>>
相关机构:绵阳师范学院中国道教协会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中国哲学史》《教育史研究辑刊》《武当》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病与药:鲁迅、陈撄宁道教观歧异与民族精神建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伍金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家、道教易学通论”(14JJD720010)。
鲁迅从文化内省角度,以道教为国家民族落后的病源;陈撄宁从文化抗争角度,以道教为抵抗他国文化侵略的良药。在晚清民国的政治、文化与思想语境中,知识分子的个体意识与民族国家话语交织,他们对道教的不同认知,成为他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
关键词:鲁迅 陈撄宁 道教 国民性 民族精神 
陈撄宁及《扬善半月刊》“仙佛论辩”始末研究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6期76-83,共8页伍金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家、道教易学通论”(14JJD720010)阶段性成果。
发生在1936—1937年间的“仙佛论辩”,成为陈撄宁和《扬善半月刊》立场、风格转变的分水岭,其由倡导“三教一贯”转为专门弘扬“仙学”。这场论辩不仅涉及佛、道两派的教义分歧与宗教权力斗争,还涉及诸如半殖民背景下的文化宗教侵略、...
关键词:陈樱宁 扬善半月刊 仙佛论辩 文化侵略 宗教话语 
科学阐释道教文化的得失刍议——民国时期陈撄宁的仙道观之反思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52-56,共5页吴振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道教研究”(11XZJ007)。
陈撄宁是近现代道教史上影响最大的道教学者。他主张内丹学不便墨守成规,而要随时代进行演变与改进。道教内丹学主张,顺则成人,逆则成仙,即人道与仙道是顺逆的关系。这是内丹学的基本原理——仙道观。与以前的内丹学相比,陈撄宁把内丹...
关键词:陈撄宁 内丹 仙道观 
陈撄宁的内丹性命功夫论——《〈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探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55-63,共9页丁常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民国时期道教研究”(11XZJ007);2020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陈撄宁对内丹学的现代诠释及其启示”(SK2020A0009)。
陈撄宁《〈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既是应对外来文化宗教入侵之作,又是近代道教文化转型之际的产物。该诗注涵盖炼己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和炼神还虚等内丹功夫次第思想。陈撄宁的内丹功夫次第论与北派丹法有较大差别,属于刘迅...
关键词:《〈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 陈撄宁 内丹 性命功夫 
论陈撄宁思想中的科学精神
《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1期84-88,共5页罗红胜 吕锡琛 
民国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自觉地引入西方科学精神,改造道教内丹学而创建"仙学"这一新的学术形态。他的探索活动中彰显出鲜明的科学精神,其主要包括: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道"与"力"乃宇宙之真宰;去伪存真的实证精神;兼容并蓄的广阔胸怀。...
关键词:陈撄宁 科学精神  去伪存真 道教仙学 
内丹的科学研究
《武当》2019年第5期57-63,共7页孔令宏 
一、内丹与科学在知识和方法两个层次上的汇通内丹的科学研究开始于上一世纪前半叶,代表性的人物有两个,一是千峰老人赵避尘(1860-1942年),二是道教学者陈撄宁(1880-1969)。此外有王清任、王宏翰、张锡纯、宗海等。
关键词:科学研究 内丹 陈撄宁 教学者 
“宗教”译词的确立与“中国宗教”研究基本范式的形成
《人文论丛》2018年第2期113-120,共8页姚彬彬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宗教学术史”(项目编号:14JZD03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章门弟子’缪篆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7FZX012)阶段性成果
清末民初之际,中国文化呈现出'古今中西'交汇而在整体上重铸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由于西方学术与观念的传入越发全面,国人越发深刻感受自身至少在当前已经'百事不如人',但出于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动机,一直以来以老大帝国自居的文化先进...
关键词:陈撄宁 基本范式 欧阳竟无 古文经学派 六经注我 新儒家 研究立场 
民初道教内丹的可视化呈现:以龙门衍派北京千峰派为例
《道教学刊》2018年第1期188-206,共19页范纯武 
前言道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日渐衰弱'论的观点不足以解释道教在此时出现的多元面貌。1近年民国道教研究开始触及社会变迁、文化和法律层面,个案上也着眼在不同地区的道观、道教组织和区域社会的关系,如道教与民国...
关键词:蒋维乔 性命法诀明指 全真道士 静坐法 陈撄宁 可视化 
陈撄宁解《庄》的特点与得失被引量:1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09-114,共6页王德龙 高深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贾玉铭圣经诠释中国化研究"(AHSKYG2017D169)
陈撄宁是近代著名的道教学者,他对老庄道家之学有精深研究。其《〈南华内外篇〉分章标旨》,"以《庄》解《庄》","以现代科学解《庄》",体现了独特的学术个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但对庄老关系的理解、《庄子》的价值等方面的说解则有失偏颇。
关键词:陈撄宁 庄学 以《庄》解《庄》 
民国时期陈撄宁“弟子”的内丹思想概论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10期57-66,共10页丁常春 吴振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道教研究"(项目编号:11XZJ007)结项成果
民国时期,汪伯英等人对求法、性命论、玄关、火候、炼己筑基等阐述是对陈撄宁内丹思想继承和丰富。汪伯英等人用科学知识诠释内丹学之精气神内涵,精气神炼化之理,这是奉行陈撄宁的内丹学科学化的主张。
关键词:汪伯英 洪太庵 内丹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