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395)

作品数:14被引量:8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兆钺曹丽娟江明华阮长耿白霞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卫生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基因分析血小板减少发病机制血小板减少症巨大血小板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血栓性微血管病鉴别诊断与治疗的进展被引量:7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年第3期254-257,共4页王兆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917、81070395);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临床医学中心(ZX201102);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BL2012005)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少见而重要的临床综合病征,年发病率5~53/100万[1].其主要特征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微循环血栓造成的器官受损.TMA中最主要的疾病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关键词:血栓性微血管病 血浆置换治疗 鉴别诊断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尿毒综合征 年发病率 临床表现 
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被引量:7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年第7期667-669,共3页王兆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917、81070395);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临床医学中心(ZX201102);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BL2012005)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相当常见,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分别为2 000万和560万[1].肝炎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0.6%~17.7%,HCV比HBV更易发生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7.7%与13.1%)[2].美国大规模统计资料...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病毒性肝炎 发病机制 HBSAG阳性率 HCV患者 肝炎患者 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 
纤维蛋白原FGB基因插入突变所致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发病机制被引量:1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年第9期751-756,共6页张剑 赵小娟 王兆钺 余自强 曹丽娟 马珍妮 张杰 张威 白霞 阮长耿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39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丁程项目;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ZX201102);江苏省科技厅生命健康科技专项基金(BL2012005)
目的探讨一个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应用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抗原。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DNA,PCR扩增纤维蛋白原FGA、FGB和FGG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突变 
一种致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的新突变(Ser250Phe)的鉴定与功能分析被引量:4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3年第2期152-156,共5页江明华 王兆钺 余自强 苏健 曹丽娟 张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395)
目的探讨Ser250Phe突变致遗传性凝血因子Ⅶ(coagulation factorⅦ,FⅦ)缺陷的分子机制。方法用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
关键词:凝血因子Ⅶ缺乏 基因突变 亚细胞定位 
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2年第4期320-323,共4页程礼敏(综述) 王兆钺(审校)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070395)
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ALPS)是一种因Fas介导的细胞凋亡缺陷,导致淋巴细胞自身稳态和正常免疫耐受障碍的少见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淋巴结病、脾大、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笔者拟对ALP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 淋巴结病 治疗 
六例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基因分析被引量:6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年第7期552-555,共4页孙雄华 王兆钺 曹丽娟 苏健 江明华 王改锋 余自强 白霞 阮长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395);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目的分析6例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MYH9)基因相关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和基因。方法取患者外周血,光镜下计数血小板数目、涂片并瑞氏染色后观察血小板形态以及有无中性粒细胞包涵体;抽提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MYH9基因的40个外显...
关键词:MYH9相关疾病 血小板减少 包涵体 肌球蛋白重链 序列分析 DNA 
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对出血性疾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2年第2期376-380,共5页王瑞娟 王兆钺 江明华 张威 曹丽娟 孙雄华 张剑 白霞 阮长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07039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本研究旨在观察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的止血机理及对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的影响。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巴曲酶与凝血因子Ⅹ激活物(FⅩA)对正常人及出血性疾病患者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原时间(PT)的...
关键词:巴曲亭 凝血作用 出血性疾病 
ADAMTS-13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2年第1期1-3,共3页王兆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07039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基本病理特征为微血管血栓与血小板减少。近年来,TTP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已逐步阐明,治疗效果有了根本的改观。TTP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突破性成就代表了当前血液学的重大进...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 ADAMTS-13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诊断 
非ITP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栓与止血学》2011年第6期281-283,共3页王兆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0395)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现象,最常见的原因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率约为2/10 000.年-1[1]。但ITP无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抗血小板抗体检测缺乏特异性,骨髓检查结果正常或仅示巨核细胞增多;因此必须谨慎排除其他可...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 先天性 获得性 诊断 治疗 
抗凝治疗及出血危险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8
《血栓与止血学》2011年第5期231-233,共3页王兆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0395)
正常人具有复杂而完整的止血和凝血机制,能有效地防止血管破损引起的出血。在多种病理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凝固即导致血栓性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静脉血栓与微血管栓塞性疾病,其中心脑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在我国以及西方...
关键词:血栓 抗凝 肝素 华法林 出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