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148)

作品数:15被引量:22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星丛玉飞彭少峰张昱孙远太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南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学习与实践》《学术研究》《调研世界》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质量社会地位公共服务社会中国社会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维护社会稳定走向增进社会质量——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取向转型被引量:7
《学术研究》2016年第9期61-66,177,共6页王星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KZXB126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技能形成体制与劳工社会保护"(16BSH06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11&ZD148)"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性"的释放与保障是达致"好社会"的根本,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在关于"好社会"的评测模型中,生活质量模型更适用于评估社会政策的效能,但却难以反映出社会本身整体的福祉水平和治理状况;社会稳定模型能够有效地发现社会风险源,...
关键词:好社会 生活质量模型 社会稳定模型 社会质量模型 
城市居民社会地位对其获得感的影响分析——基于6省市的调查被引量:65
《调研世界》2015年第9期18-21,共4页孙远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贫困阶层的再生产机制及其治理政策研究>(13CSH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11&ZD148)
本文利用全国6省市"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数据,探讨了城市居民社会地位对其获得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获得感是客观社会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的共同产物;客观社会地位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获得感;下层居民的获得感是最低的。
关键词:社会地位 获得感 影响分析 
在沪外籍人士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被引量:2
《科学发展》2015年第9期99-106,共8页上海大学课题组 张海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11&ZD148)阶段性成果
为外籍人士提供高品质的工作生活环境,是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上海打造全球网络节点城市的重要内容。在当前上海为外籍人士服务已有较好基础的条件下,未来上海要更加注重城市软件与环境提升,更加注重精细化、品质化与...
关键词:在沪外籍人士 工作生活状况 公共服务 
社会转型与风险控制:回到实践中的中国社会被引量:2
《江海学刊》2015年第1期92-103,共12页仇立平 刘博 肖日葵 张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项目号:11&ZD14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资本:我国城市中间阶层的生产和再生产研究"(项目号:11BSH028)的阶段性成果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延续至今的中国社会转型研究已成为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和跨学科的研究对象。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关于社会转型形成了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其中更多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社会层...
关键词:社会转型 社会实践理论 风险社会 国家与社会 
社会质量建设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对欧洲社会质量理论的本土省思被引量:5
《江海学刊》2015年第1期104-111,共8页王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项目号:11&ZD148)的阶段性成果;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
社会质量理论是建立在"人的本质是社会存在"基础之上的,由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形成的社会关系质量是其本质所在,具体包括三个面向:一是作为理想社会愿景;二是作为社会发展范式;三是作为社会评测工具。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是欧洲社会质量...
关键词:社会性 社会质量 国家与社会 
社会质量取向:社会治理研究的新议题被引量:8
《江海学刊》2015年第1期112-117,238-239,共6页丛玉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项目号:11&ZD148)的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成立至今,治国理念呈现出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发展轨迹,内在蕴涵两种价值理念的转向: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失重向平衡转换;二是社会管理导向从重视生活质量向关注社会质量转换。引自欧洲的社会质量概念逐步嵌入...
关键词:社会质量 社会治理 价值取向 模式建构 
循证社会工作的本土模式、实践限度与可能价值——以南通循证矫正为例被引量:30
《学习与实践》2015年第2期99-106,共8页彭少峰 张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11&ZD148)的部分成果
西方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权威实践"到"循证实践"的继替式演进,这为正在寻找科学性与合法性、谋求专业化与职业化的中国社会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本文首先检视了循证社会工作的历史脉络与概念逻辑,然后基于一个南通循证矫...
关键词:循证社会工作 循证实践 证据为本 权威为本 社区矫正 
技能形成的社会建构 德国学徒制现代化转型的社会学分析被引量:53
《社会》2015年第1期184-205,共22页王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11&ZD148)的阶段性成果;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
在德国学徒制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宏观层面的社会管制式市场治理模式为学徒制奠定了匹配的制度环境。劳动共同体模式和去商品化的社会保护成为学徒制有效作用的经济社会基础。这些制度安排的达成可追溯到工业化时期,当时围绕学徒制而发生...
关键词:现代化转型 社会建构 技能形成 学徒制 社会学分析 德国 经济社会基础 社会保护 
社会质量测量指标的信度与效度分析——以社会经济保障维度为例被引量:6
《江海学刊》2014年第6期105-109,239,共5页孙秀林 梁海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项目号:11&ZD148)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上海市新白领移民的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信心研究"(项目号:12ZS097);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新白领移民的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信心研究"资助
社会质量的概念提出之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在过去几年中,不仅仅是欧洲学者使用这一概念进行了大量研究,而且日本、韩国、菲律宾、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使用这一概念开展一种基于亚洲社会事实的社会质量...
关键词:社会质量 社会经济保障 信度 效度 
城市居民疏离感问题研究——以2010年上海调查为例被引量:13
《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4期94-109,243-244,共16页张海东 毕婧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11&ZD148)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本文采用0LS回归分析法,通过分析2010年上海的调查数据,探究导致城市居民疏离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体特征变量(如性别和婚姻状况等)对疏离感有显著影响;社会地位、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户籍隔离均对疏离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疏离感 社会地位 社会凝聚 社会包容 户籍隔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