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0WWD010)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碧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国外文学》《南京社会科学》《当代外语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黑幕小说《屠场》堕落悖论自我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历史的文本化:《波士顿》的等级制话语批判
《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73-177,共5页胡碧媛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WWD010)研究成果;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苏教师[2008]30号);南京邮电大学科研基金(NY210027)资助
美国左翼作家厄普顿.辛克莱的中期作品着眼于新闻历史小说的宏大叙事。《波士顿》取材于萨科与凡泽蒂案,反映20世纪初欧洲移民在美国的生存状况。小说以文本化的历史叙事再现等级制话语利用同质化和标准化的方式维护其整体性,揭示了20...
关键词:厄普顿·辛克莱 《波士顿》等级制 整体性 
辛克莱揭黑幕小说的慈善观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53-156,共4页胡碧媛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0WWD010);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苏教师[2008]30号文件);南京邮电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NY210027)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揭黑幕文学的代表作家厄普顿.辛克莱一生追求文学与政治的良性互动。他的揭黑幕小说旨在反映"揭示危机,建构正义"的宏大叙事。辛克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指向制度自身的改良,因此有闲阶层的慈善行为是辛克莱小说的惯用主题之一。...
关键词:辛克莱 揭黑幕小说 慈善 文化传统 政治妥协 
文学诉求的变奏:厄普顿·辛克莱的生态理想与实践
《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131-136,共6页胡碧媛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厄普顿.辛克莱创作文本的生态危机主题研究"(10WWD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的代表作《屠场》是生态视野下毒性写作的经典文本,成就作家以文学介入社会生活的夙愿。辛克莱以文学为起点唤醒民众的生态意识,并将自我的思考付诸于现实。海利肯大厅的合作社区实验与"在加州结束贫困"运动是作...
关键词:厄普顿·辛克莱 生态实践 中产阶级价值观 
从利己到利他——厄普顿·辛克莱的自我实现
《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第5期39-43,61,共5页胡碧媛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WWD010)的研究成果;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苏教师[2008]30号);南京邮电大学科研基金(NY210027)的资助
厄普顿·辛克莱是美国揭黑幕运动的代表作家,其文学创作凸显的生态意识与政治实践的环境正义诉求源自辛克莱的自我心理机制。辛克莱的文学创作体现深层生态学代表人物阿伦·奈斯提出的“生态自我”与“自我实现”思想。辛克莱的自我成...
关键词:厄普顿·辛克莱 自我 生态自我 自我实现 
辛克莱揭黑幕小说中的环境教育问题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45-48,共4页胡碧媛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厄普顿.辛克莱创作文本的生态危机主题研究"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0WWD010);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苏教师[2008]30号)及南京邮电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批准号:NY210027)资助
美国揭黑幕文学的代表作家厄普顿.辛克莱旨在小说中揭露资本主义的环境危机,他认为环境教育与环境素养的培育是树立危机意识与建构正义的认知基础。本文从三方面分析辛克莱在揭黑幕小说中对环境教育问题的思考:环境教育内容中经验型知...
关键词:厄普顿·辛克莱 揭黑幕小说 环境教育 环境素养 
《屠场》的异化消费被引量:1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75-80,共6页胡碧媛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WWD010);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苏教师[2008]30号);南京邮电大学科研基金(NY210027)
美国左翼作家厄普顿.辛克莱致力于以文学介入社会生活,其代表作《屠场》的生态意识获得学界共识。小说从包括食品安全问题在内的多层面反映作者对人类与环境之矛盾冲突的生态思考。其中,从消费主体和消费环境两方面所反映的异化消费问...
关键词:厄普顿.辛克莱 《屠场》 异化消费 
奥娜的堕落——辛克莱两性伦理观的心理学机制被引量:1
《国外文学》2010年第4期136-142,共7页胡碧媛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苏教师[2008]30号文件)及南京邮电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批准号:NY210027)资助;江苏省2009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科类项目<厄普顿.辛克莱小说的生态思想研究>(项目号:CX09B_017R);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厄普顿.辛克莱创作文本的生态危机主题研究>(项目号:10WWD010)的阶段性成果
《屠场》的女性人物塑造反映了辛克莱悖论性的两性伦理观,这源自辛克莱的创伤经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自我中心心理机制。辛克莱的伦理价值观具备自我建构性特征,他的正义诉求是自我实现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辛克莱 悖论 两性伦理观 自我中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