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840193)

作品数:12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吕肖奂王政李黎李瑄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论坛》《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宋代家族诗词创作认知度《入蜀记》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欧阳修佛教观“好名而欺心”辨析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李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8JJD840193)
张商英根据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而排佛的行为,认为欧阳修"好名而欺心",其实,细读《六一居士传》就可以发现:"六一居士"之"居士"一词含义并非佛教用语中"居士"的含义,而是隐居不仕之意。另有人认为欧阳修主张排佛与为幼子命名为"僧哥"("和...
关键词:欧阳修 六一居士 佛教观 
宋代宫廷习俗圈特征初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56-61,共6页吕肖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8JJD840193);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宫廷习俗与传统民俗学所关注的野蛮民族、农民、边民的民俗全然不同。在以上化下、移风易俗的传统习俗观念指导下,宫廷习俗往往具有规范以及引导全民习俗的示范性和引领性;宫廷中社会群体之庞大及其等级之森严,再加上各个等级之间礼仪...
关键词:宫廷习俗 示范引领 礼仪化 内敛整肃 习俗学(新民俗学) 
宋代诗歌中的高丽人物及高丽文化——异域文化在宋代诗坛的认知度初探
《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29-35,43,共8页吕肖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08JJD840193)
宋代大量送迎本国出使高丽使节的诗歌,描述了对通往高丽的海道以及对高丽文化的大体想象。宋代诗歌中出现了高丽使节、僧人、商人以及画家的身影,其形象一般比较概括且符号化,有的则具体可感,代表着宋人对高丽人的大体认识和印象。高丽...
关键词:宋代诗歌 海道 高丽人 高丽器物 高丽文化 异域元素 
无孔锤——袁宏道的应世策略被引量:1
《中国诗歌研究》2011年第1期137-145,共9页李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历代民俗诗歌与民俗文化研究”(08JJD840193);四川大学“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以袁宏道早年的《述怀》诗为核心,来讨论他如何处理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首诗中出现的禅语"无孔锤",作为袁宏道的自我象征,为我们解读他看似矛盾飘忽的言行提供了可供理解的途径。
关键词:袁宏道 无孔锤 碧岩录 
高丽文化在宋朝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地域与阶层在认知与接受域外文化上的差异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49-55,共7页吕肖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08JJD840193)
从地域上讲,宋朝沿海港口地区是海外贸易集散地,外来人与物远远多于内地偏远地区,外来文化及观念都在这些地区首先产生影响。生长于沿海地区的人以及到这些地区游览、任职的官僚文人,都首当其冲地感受或接触到海外文化。明州与泉州等浙...
关键词:宋代沿海地区 宋代诗人 高丽物品 高丽文化 认知度 接受度 
韩愈琴诗公案研究——兼及诗歌与器乐关系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3期137-143,共7页吕肖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08JJD840193);2009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支持项目
韩愈《听颖师弹琴》一诗,摹写的是琴声还是琵琶声是音乐文学史上一桩公案。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嘲韩派认为韩愈所写是听琵琶诗,以义海、"善琴者"及其支持者为代表的挺韩派则认为韩愈所写就是琴诗。双方争论涉及到琴的正声与别调、琴...
关键词:韩愈琴诗 嘲韩派 挺韩派 公案 器乐诗 辩论 
陆游双面形象及其诗文形态观念之复杂性——陆游入蜀诗与《入蜀记》对比解读被引量:7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9-13,17,共6页吕肖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8JJD840193);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支持项目
《入蜀记》展现的是陆游理性、深思、好学、好交游的形象,而入蜀诗特别是进入夷陵以前的诗,则呈现出的是一个充满悲伤、无奈、怨恨的十分情绪化的陆游形象。进入峡州夷陵前后,陆游诗歌中的情绪稍微平息,渐渐与《入蜀记》中的形象趋于一...
关键词:入蜀诗 入蜀记 双面陆游 诗文观 调适 时代审美主潮 
战捷献俘馘:《诗经》军旅祭典研究之一被引量:2
《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4期136-139,共4页王政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度重大招标项目<历代民俗诗歌与民俗文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8JJD840193
在《诗经》艺术描写中,涉及到战捷献俘馘古俗祭典。此种祭俗从殷商前的原始宗教与巫术活动演化而来,汉以后成为传统礼制中军礼的源头。研究这一祭俗现象,对于了解《诗经》宗教文化的绵厚内涵与悠远历史,以及搞清楚它们在具体诗篇中的艺...
关键词:诗经 祭典 献俘馘 军礼 
宋代南丰曾氏家族第五代诗词创作叙论——以曾惇与曾协为代表被引量:2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61-67,共7页吕肖奂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08JJD840193)
南丰曾氏到了第五代已经全面衰落,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承成为维持家族声名的最重要的方式。曾惇现存诗词均为绍兴中知黄州与台州所作,着意书写个人游赏清兴以表达"方外之乐",他继承曾氏家族第四代传统,与江西诗派变调诗人韩驹、徐俯、吕本...
关键词:曾氏家族第五代 曾惇 曾协 曾晦之 曾思 诗词 
宋代南丰曾氏家族第三代诗词创作析论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84-90,共7页吕肖奂 
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8JJD840193)
曾氏家族第三代主要以政事、文章著于世,并不以诗词而著称,但是就现存的作品看,曾氏兄弟诗词各有特色。曾巩、曾肇诗歌风格截然不同,曾巩诗歌"平实清健",符合宋调初创和发展时期主流风格特点,却没有成为主盟或领导诗坛的主导型诗人;而曾...
关键词:曾氏家族诗词 曾巩 曾肇 曾布 魏夫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