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7JJD740062)

作品数:11被引量: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华平廖媛媛匡鹏飞曹海东蔡树才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三峡大学凯里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学术月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哲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字形传世文献郭店楚简道字本义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说文》与《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字形对比分析
《华夏考古》2017年第1期148-152,共5页李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楚简文字的文化学研究"(07JJD740062);凯里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专项课题(BS201320)
《说文》与《楚系简帛文字编》都收录的字有1921,这些字可分为构件完全相同、构件部分相同和构件完全不同的字。通过对这些字构件及部首的统计分析,认为它们绝大部分是有联系的,这说明人们对很多事物的认识是一致的,同时小篆与简帛是相...
关键词:《说文》 《楚系简帛文字编》 部首 
论先秦诗歌的基本特点及其演进历程——由楚简文字所作的新探讨被引量:5
《学术月刊》2014年第7期100-112,共13页高华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出土简帛中的古代中国哲学资料分类辑校与研究"(11AZD05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楚简文字的文化学研究"(07JJD74006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借助新近出土的楚简文字资料对中国先秦诗歌特点及其进程进行了探讨。在楚简文字中,诗、歌二字有"""詩""哥(可)""謌(訶)"等多种形体,它证明中国早期诗歌的确经历过一个由歌唱("永言""长言之")的"""哥(可)"到"直言"的"詩""訶(謌)"的...
关键词:[口寺]诗哥(可) 诃([言哥]) 楚简文字 先秦诗歌 
楚简文字与甲骨文、金文之间的形体演变特点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13年第1期48-56,95-96,共9页匡鹏飞 廖媛媛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楚简文字的文化学研究"(07JJD740062)
楚简文字是战国时期楚文字的主要代表,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阶段,它的发展演变遵循汉字形体演变的总原则却又带有楚国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本文对甲骨文、金文和楚简文字的代表性形体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从甲骨文、金文到楚简...
关键词:形体演变 楚简文字 甲骨文 金文 
楚简文字中的“师”、“保”、“傅”与先秦的保傅制度被引量:2
《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2期107-112,共6页高华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楚简文字的文化学研究"(批准编号:07JJD740062)经费的资助
楚简文字中"师"、"保"、"傅"诸字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和意义,结合传世文献进行研究,可知先秦的"师"、"保"、"傅"制度的确立,具有设置普遍、男女并立和男外女内等特点,而女性的"师"、"保"、"傅",同时还兼有女巫的某些职能。
关键词:楚简    制度 
楚简异体字形与代表字形的形体差异比较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168-173,共6页匡鹏飞 廖媛媛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楚简文字的文化学研究"(项目编号07JJD740062)阶段性成果
楚简文字存在着大量异体现象,楚简代表字形和异体字形共同组成了楚简文字的字形系统。文章通过对同一楚简文字的异体字形和代表字形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在形体结构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楚简异体字形繁于或简于代表字形、楚简异...
关键词:楚简 异体 比较 
楚简文字的书法艺术特点及其成因被引量:2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70-76,共7页曹海东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楚简文字的文化学研究"(07JJD740062);华中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中的汉语学科创新"子课题(YYZX0907)研究成果
楚简文字的书法艺术特点,概而言之就是奇诡多变、活泼自由、绮丽灵秀,且突出地体现在字体结构、笔画线条、章法布局、书体风韵等方面。其特点的形成,与楚地盛行的巫祝文化、楚人特有的民族个性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关。
关键词:楚简 书法 艺术特点 成因 
中国先秦时期的美、丑概念及其关系——兼论出土文献中“美”、“好”二字的几个特殊形体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10年第11期52-59,共8页高华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楚简文字的文化学研究"(编号07JJD740062)的阶段性成果
美与丑是哲学和美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它们的关系问题也是中外哲学史和美学史上的一个古老话题。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美”、“丑”二字和“美”、“丑”的同义词“好”、“恶”等字(参见高华平,2004年,2009午)。这说明...
关键词:“美” “好” 先秦时期 中国 出土文献 概念 形体 春秋战国时期 
荀子对思孟“五行”说批判的再认识被引量:1
《周易研究》2010年第5期35-41,48,共8页蔡树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楚简文字的文化学研究"(07JJD740062)
荀子激烈批评思孟"五行"说的原因学界有过多种看法,而其深层、根本的原因却在于在荀子和思孟之间存在思维和哲学基础的根本差异,荀子所持有的是形而上学的二元论,而思孟"五行"说坚持的是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前形而上学的存在论。因为...
关键词:仁义礼智圣 天人合一 存在论 形而上学二元论 
“性”“情”论——由新出楚简中“性”、“情”二字的形义引发的思考被引量: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98-105,共8页高华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楚简文字的文化学研究"(07JJD740062)
新出楚简中的"性"字都写作"眚",而"情"字则有时写作"青",有时写作上"青"下"心"的结构。结合传世文献进行考察,可知先秦"性"、"情"二字的特殊形体是反映了当时"性"、"情"概念的不同内涵的,而且这些内涵又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先秦"性"、"...
关键词:  形义 
郭店楚简中的“道”与“■”被引量:8
《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75-84,共10页高华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楚简文字的文化学研究"(编号07JJD740062)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道”字 郭店楚简 《郭店楚墓竹简》 传世文献 古代文献 “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